大夢敦煌(一個文化聖地的輝煌與傷心史)

大夢敦煌(一個文化聖地的輝煌與傷心史)

《大夢敦煌(一個文化聖地的輝煌與傷心史)》,作者裴智勇、孫鐵,由中國電影出版社於2006-12出版。描述的是煌煌敦煌(天漢雄風、千佛靈光、蒙塵歲月);浩劫敦煌(神卷重現、佛光下的陰影、絲路魔鬼、中國人失去機會);聖地敦煌(莫高仰止、敦煌遺書——文化之海、再造敦煌)。作者力圖以此來刻畫敦煌這一文化聖地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大夢中的地位。

基本信息

作者裴智勇、孫鐵
ISBN:10位[7106026220]13位[9787106026226]
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定價:¥28.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採用了比較通俗的紀實體寫法,描寫敦煌的千年滄桑和近代洗劫,內容包括:煌煌敦煌(天漢雄風、千佛靈光、蒙塵歲月);浩劫敦煌(神卷重現、佛光下的陰影、絲路魔鬼、中國人失去機會);聖地敦煌(莫高仰止、敦煌遺書——文化之海、再造敦煌)。作者力圖以此來刻畫敦煌這一文化聖地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大夢中的地位。

編輯推薦

兩千多年前,敦煌開始了進入輝煌的偉大進軍;800多年前,敦煌開始沉默在大漠之中;100多年前,敦煌慘遭侵掠;50多年前,敦煌又吹響了重建與復甦的號角。這一切,正是中華古老文明的一個縮影。敦煌的經歷,猶如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一場大夢,警醒著今天活著的每一個炎黃子孫:怎樣才能使祖先的輝煌重現?如何才能避免那一段傷心的日子重演?
本書採用了比較通俗的紀實體寫法,描寫敦煌的千年滄桑和近代洗劫,力圖以此來刻畫敦煌這一文化聖地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大夢中的地位。

作者簡介

裴智勇:人民日報社國內政治部主任編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生,先後在人民日報駐甘肅記者站、人民日報總編室工作,有作品獲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評論《假如媒體缺席……》曾引起廣泛反響。

目錄

序章發現敦煌
上篇煌煌敦煌
第一章天漢雄風
張騫鑿空
西極天馬歌
羅馬帝國的黃金之謎
……

書摘

西極天馬歌
仿佛一夜之間,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一座敦煌城莊嚴地矗立起來了。雖
然還不太大,卻已顯示了設計者宏偉的規劃:由此,連線起西域萬國,向西
到達蔥嶺,直到歐洲的大秦。
自從匈奴被擊潰後,以漢王朝強盛的兵力為後盾,張騫的後繼者們奔走
西域諸國,或友好、或威懾、或利誘、或訛詐,使得西域諸君深感漢王朝的
強盛富饒、文化發達,紛紛來朝。
使者絡繹於途,商賈相望於道。無法估量的巨大財富勃勃流動於這條道
路上。從河西走廊經大沙漠到蔥嶺,再到歐洲,漢王朝的絲綢、茶葉等源源
外輸,換來黃金、珠寶、馬匹等。絲綢之路形成了。
漢王朝以驚人的效率興建起了敦煌城。無數官員派到這裡,強大的軍隊
駐紮在這裡,數以10萬計的內地人民遷徙到這裡。敦煌迅速興盛起來。
它南枕祁連山,祁連山的雪水匯成滔滔黨河澆灌著這片綠洲,西連西域
,東控河西走廊。從空間上,它是河西走廊向西的終點,又是走向蔥嶺的起
點;從時間上,它此時雖然年輕,卻將承載起沉重的文化負擔,延續萬古文
化血脈。
敦煌,就這樣陡然矗立於時空中,雄鎮八荒萬古。
有多少人為了敦煌聲名鵲起,有多少人為了敦煌身敗名裂,又有多少人
為了敦煌終生埋沒。
敦煌,它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座聖城,一座龍之城!
敦煌,是一個大夢。
武帝在敦煌設郡之後,又設陽關、玉門關二關,重兵駐防。南出陽關是
鹽澤(羅布泊);北出玉門關,是莫賀延磧大沙漠。若關閉二關,則西域斷絕

雄關橫空出世,屏翼敦煌。內地遷徙過來的人民,還有一些流放犯,就
在陽關、玉門關之東定居下來,胼手胝足,相濡以沫,墾荒屯邊。
這是一片神奇之地:嗚沙山的天籟之音,月牙泉的萬年清泉,渥窪水畔
的天馬晨飲……
尤其是那馬,如龍的天馬!
官兵、移民、流放犯們,很多有眼福的人見到過天馬。他們從未見過如
此碩長、如此駿捷的大馬,因此都相信那是神異,是從渥窪水跳出來的龍。
曾經有人嘗試過靠近天馬,但那靈物警覺異常,尾巴一甩,即飛行而去,只
留下一道炫目的身影。
有一個人,常常遠遠地盯著那道炫目影子,心裡動著令人吃驚的念頭。
如果他告訴大家他想捕獲天馬,大家一定會以為這個南陽來的流犯離家
太遠,又沒有女人,已經不太正常了。人們也許會告訴他:“暴利長,雖然
你以前是當官的,但現在你應該接受命運。你或許應該等待機會,像張騫那
樣一舉成名。但千萬莫要異想天開,幻想抓住天馬。”
暴利長曾是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