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杜鵑

大埔杜鵑

大埔杜鵑是杜鵑花目、杜鵑花科、杜鵑屬灌木,高1—1.5米;小枝密集,灰褐色,密被淡灰色緗狀剛毛,混生腺頭短柔毛,產廣東東部和東北部,生於海拔700--800米的山地疏林或灌叢中。

基本信息

種名

大埔杜鵑 種中文名:大埔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taipaoense T. C. Wu et Tam

分布

國內分布:產廣東東部和東北部.生於海拔700--800米的山地疏林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廣 東大埔(古村石窯坑)。
海 拔:700-800
命名來源:(廣東藥物學會)【med mat .guangdong 4: 36 .f .5. 1983】
中國植物志:57(2):394

科屬及名稱

組中文名:映山紅組
組拉丁名:Sect.Tsutsusi.sweet
亞屬中文名:映山紅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Tsutsusi (G.Don) Pojarkova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灌木, 高1—1.5米;小枝密集,灰褐色, 密被淡灰色緗狀剛毛, 混生腺頭短柔毛。 葉革質。橢圓形、長圓形,稀長圓狀橢圓形,長2.5—6.5厘水, 寬1—3厘米, 先端短 尖,鈍或銳尖,基部楔形,稀寬楔形,邊緣明顯反卷,全緣或呈淺波狀,上面綠色,乾後 黃褐色,幼時密被黃褐色氈毛狀糙伏毛,後近無毛,下面淡綠色, 密陂灰白色糙伏毛, 中 脈在上面下凹,下面凸出,密被短剛毛和糙伏毛, 側脈5—7對,在下面明顯,未達葉緣 網結;葉柄長5—10毫米,密被淡灰色絹狀剛毛和腺頭柔毛,傘形花序頂生,密集,有花 達7—10朵以上;花梗長6毫米,密被銹色糙伏毛;花萼裂片小。常呈細圓齒狀,被銹色 糙伏毛;花冠紅色,狹漏斗形,長1.8厘米,花冠管圓筒狀, 長1厘米,徑僅2毫米,裂 片5,長圓狀線形, 無端尖, 長8毫米, 寬約3毫米, 開展:雄蕊5, 不等長,長2.6— 2.8厘米,花絲絲狀,無毛,花葯長2毫米;子房卵球形,長2毫米,密被糙伏毛,花柱 長2.5厘米,比雄蕊短,無毛。蒴果卵珠形,長3—4毫米,被深紅褐色糙伏毛。花期6 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

:產廣東東部和東北部.生於海拔700--800米的山地疏林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廣 東大埔(古村石窯坑)。
本種提示:本種與茶絨杜鵑R.Rufulum Tam相似,但本種的花序有花達7--10朵以上;花萼 裂片細圓齒狀;花冠裂片長圓狀線形,先端尖銳;花柱長2.5厘米, 比雄蕊短,易於區 別。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taipaoense T.C.Wu et Tam in Med. Mat. Guangdong 4:36. F.5. 1978,華南杜鵑花志35 et 98. 198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