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

出處:唐 慧能 《壇經·機緣品》:“大圓鏡智性清浄,平等性智性無病。”

大圓鏡智
拼音:
解釋:1.佛的"四智"之一。謂洞照一切的清淨真智。

佛徒眼裡的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

(梵a^dars/a-jn~a^na,藏melon!ltabu-h!iyes/es)
東方阿閦佛東方阿閦佛
又作大圓鑒智。謂可如實映現一切法之佛智。法相宗所說的四智之一,由轉第八識(阿賴耶識)而得。亦即在證入佛果之時,阿賴耶識舍斷一切煩惱習氣,轉依而成純粹的無漏智。此智慧型明察三世一切諸法,萬德圓滿,無所欠缺,猶如大圓鏡之能顯現一切色像,故稱為大圓鏡智。《廣釋菩提心論》卷四雲(大正32‧572a)︰「大圓鏡智,是智遠離我、我所[P685-a]相,及離能取、所取分別,不雜一切煩惱垢染,於一切所緣、所行、所知相中,不忘不愚,智影相生現種依持,彼一切智所依清淨,是即真如所緣無分別智。」
真言密宗以此智為五智之一,配列於東方阿!B如來與金剛部,又稱金剛智。

附一

《佛地經論》卷三(摘錄)
大圓鏡智者,謂離一切我我所執,一切所取能取分別。所緣,行相,不可了知。不愚不忘一切境界。不分別知境相差別。一切時方,無間無斷。永離一切煩惱障垢有漏種子。一切清淨無漏功德種子圓滿。能現能生一切境界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如是名為大圓鏡智。

附二

《成唯識論》卷十(摘錄)
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相。(中略)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即初現起。異熟識種,與極微細所知障種,俱時舍故。若圓鏡智,爾時未起;便無能持淨種識故。有義,此品解脫道時,初成佛故;乃得初起。異熟識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猶未頓舍。與無間道不相違故,非障有漏,劣無漏法,但與佛果定相違故。金剛喻定,無所熏識;無漏不增,應成佛故。由斯此品,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中略)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有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經說︰如來智境,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緣微細,說不可知;如[P685-b]阿賴耶,亦緣俗故。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余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餘一分二,準此應知。
〔參考資料〕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