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吳家村

大吳家村位於閆家鎮正西部7公里處,南靠倭肯河流域,幅員面積19034畝,無霜期125天,年降水量470毫米,

基本信息

黑龍江佳木斯市樺南縣閆家鎮大吳家村
一、大吳家村基本情況:
(一)、人口與資源狀況
我村地勢東高西低,屬丘陵漫崗帶低洼,旱時崗地大面積減產,澇時窪地明水一片,崗地土質瘠薄,低洼地有機質含量不豐富,作物產量低,平均畝產僅130公斤,全村有2個自然屯(大吳家屯、小吳家屯)605戶,2596人,耕地面積15500畝,澇窪地塊4500畝,占耕地面積29%,超坡度地2500畝,占總面積16%,大豆、玉米、水稻分別占總面積的50%、30%、5.5%,全村貧困戶296戶,貧困人口1449人,總勞動力584人,貧困勞力數303人,全村有耕地15500畝,其中:旱田14650畝,水田850畝,有林地265畝,水面面積118畝,草地面積245畝,75%以上的農戶仍使用傳統落後的耕作方式和傳統的以糧為主的經營模式。
(二)、經濟狀況:
人均占有耕地5.9畝,人均占有糧食610公斤,人均純收入760元,農村總收入329萬元,其中:農業收入300萬元,畜牧收入8萬元,副業收入4萬元,勞務輸出收入7萬元,其它10萬元,村級債務62萬元,村級債權40萬元,大牲畜、豬、羊、家禽存欄分別是70頭、610頭、50隻、1600隻,畜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很小,今後,應大力發展商品畜牧業,加大畜牧業收入的比重。
(三)、社會基礎狀況:
現有國小校2個,但教學設備簡陋,不配套。通路等級三級砂石路,全村有線電話128戶,磚瓦房110戶,全村民眾仍飲用小井地表水,水質衛生條件差,達不到飲水指標,村有個體衛生所1個,設備、醫療衛生條件落後,沒有醫療設備,缺醫少藥,無法保障村民的醫療保健。
(四)、貧困原因
通過調研分析,造成大吳家村貧困的主要原因:
1、自然災害造成,澇年頭窪地明水一片,崗地往往被沖刷得大面積沒苗,旱年頭沒有澆灌能力,造成大面積減產,僅2000年、2001年的兩年旱災,農田經濟損失165萬元,人均減少純收入635元。
2、人多地少,種植單一,經營單一,村民除種地外,基本沒有其它經營項目,剩餘勞動時間全年達三分之二。
3、無經營項目,老弱病殘等原因導致貧困,約占總戶數29.2%。
4、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排灌能力差,造成糧食自然減產。
5、農民素質低,多子女就學等原因導致貧困。
二、指導思想與具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解決溫飽為奮鬥目標,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以結構調整為切入點,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和提高農民素質為根本,完善社會公益事業,使廣大農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水平都有顯著提高。
(二)、具體目標:
1、調整種植業結構,糧食作物向優質化,高效、綠色化發展,大力發展棚菜、特菜、小雜糧、畜牧業等增收產業,大牲畜存欄達到650頭,牛、生豬、羊出欄達到400頭、2000頭、300隻,畜牧收入占農業收入的比例達到40%以上。
2、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全村水田達4000畝。
3、農村生態環境初步治理,村屯綠化,堤外地退耕還草1000畝,山地退耕還林500畝,林草覆蓋率達20%以上。
4、教育、醫療設施水平得到提高,使全村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建成設備較為齊全,能夠治療常見疾病的村衛生所。
5、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使貧困戶人均收入達1940元,解決溫飽奔小康。
三、規劃的項目內容及實施計畫:
(一)、項目的重要內容及資金預算
公益事業投資
1、低產田改造達到4000畝。
1) 需要在倭肯河建攔河壩一座需投資10萬元。
2) 村建電灌站一座包括泵房,需資金20萬元。
3) 過水渡槽4座、橋涵2座,配套分水閘5座,需資金20萬元。
2、排水乾渠4000米,土方5萬m3
需資金:5萬m3×20元/m3=10萬元
3、自來水工程12眼(包括泵房及主輔管道)
需資金:40萬元
4、維修學校圍牆 80元/米×1000米=8萬元
5、修路涵兩座:(5米×6米)
需資金:2座×5萬元/座=10萬元
生產性投資:
6、畜牧養殖:
牛:703頭,210.9萬元
豬:2260頭,90萬元
合計:300.9萬元
項目總投資:418.9萬元,其中:民眾自籌125.67萬元,申請資金293.23萬元。
(二)、分年實施計畫
第一年投資資金236.3萬元,占總投資56.4%;第二年投資資金182.6萬元,占總投資43.6%。
(三)、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規劃建成後,2年後年可增加收入94.5萬元人均增收640元。
一是水利工程建成後可增加水田4000畝,增產糧食160噸,增收約18.5元;
二是特色養殖每年可增收76.08萬元。
社會效益:
規劃項目的全部實施,將充分挖掘大吳家村的資源潛力,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和增強民眾的科技意識,市場經濟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生態效益:
經過退耕還林、還草和水利建設、高效農業示範及植樹造林的有機結合,增加草原面積,植被覆蓋,夯實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
4、扶貧效益:
通過扶貧規劃的實施,使全村296戶貧困,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769元,實現了貧困解決溫飽,使貧困脫貧,增強其造血功能。
四、保證措施與監督管理
(一)、領導保證措施
強化領導,密切協作。一是建立扶貧工作責任制,書記、村長要親自年底負總責,及時協調解決,項目、資金、物資、技術等全面的困難。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努力減輕農民負擔。三是落實扶貧優惠政策,儘快幫助村民脫貧。
成立扶貧實施小組,由張義忱任組長,會計、民兵連長、治保主任、婦女主任、貧困戶李化名為成員,具體負責開發項目制定和組織實施。實行契約化管理。
(二)、技術保證措施
科學規劃,規範建設。一是種植連片化。二是項目建設規範化。
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一是穩定增收項目。二是突出扶貧重點。三是適當給予經濟補貼。
提供服務,精心培訓。一是制定培訓計畫。二是聘請專家講課。三是定向進行技術訓練,真正使農民都掌握1?2門致富手藝儘快脫貧。
(三)、建立監督管理機制
抓好實施。一是廣泛徵求村民代表意見,制定總體規劃,明確長遠開發目標。二是按季節編制計畫,做到“計畫、投資、採購、技術援助”四落實。
嚴格資金管理。根據項目特點安排資金的投入和使用,採取項目報帳審核制。
嚴格項目後期管理。一是嚴格按標準驗收,由村民代表、村幹部組成驗收小組,對工期、質量全面考核驗收。二是項目交付使用後,要請專人管護,發揮其最高效益。
崔家集鎮大吳家村
村莊由來
 明洪武二年滇籍移民吳朝仁、吳邦起叔侄二人徙居此地分別建村,皆以姓氏命名,因吳朝仁為叔輩,故名大吳家。
政區人口
位於平度市崔家集鎮駐地東部,東鄰小吳家村,西靠北徐家村,南連杜家村,北接岑李家村,耕地面積1128畝,全村123戶,409人。
經濟狀況
該村以大棚蔬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現有餐飲、服務業6戶,從業14人,全村建有蔬菜大棚37個,主要種植西紅柿,年收入50萬元。固定資產26萬元,2005年,經濟總收入340萬元,人均純收入5500元。
優勢產業
種植、養殖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種植以小麥、玉米、花生為主。養殖業以養豬為主,建有養殖棚200間,從事養殖5戶,年生豬出欄2000頭,收入100萬元。
社會事業
硬化、綠化、美化街道3條,投資4萬元,栽植法桐420棵。2005年本村居民吃上自來水。2005年衛生室1處,固定電話75部,有線電視用戶67戶。
該村歷年獲得的榮譽稱號。鎮級文明村莊、鎮級先進黨支部。
村莊由來
 明洪武二年滇籍移民吳朝仁、吳邦起叔侄二人徙居此地分別建村,皆以姓氏命名,因吳朝仁為叔輩,故名大吳家。
政區人口
位於村莊由來
 明洪武二年滇籍移民吳朝仁、吳邦起叔侄二人徙居此地分別建村,皆以姓氏命名,因吳朝仁為叔輩,故名大吳家。
政區人口
位於平度市崔家集鎮駐地東部,東鄰小吳家村,西靠北徐家村,南連杜家村,北接岑李家村,耕地面積1128畝,全村123戶,409人。
經濟狀況
該村以大棚蔬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現有餐飲、服務業6戶,從業14人,全村建有蔬菜大棚37個,主要種植西紅柿,年收入50萬元。固定資產26萬元,2005年,經濟總收入340萬元,人均純收入5500元。
優勢產業
種植、養殖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種植以小麥、玉米、花生為主。養殖業以養豬為主,建有養殖棚200間,從事養殖5戶,年生豬出欄2000頭,收入100萬元。
社會事業
硬化、綠化、美化街道3條,投資4萬元,栽植法桐420棵。2005年本村居民吃上自來水。2005年衛生室1處,固定電話75部,有線電視用戶67戶。
該村歷年獲得的榮譽稱號。鎮級文明村莊、鎮級先進黨支部。駐地東部,東鄰小吳家村,西靠北徐家村,南連杜家村,北接岑李家村,耕地面積1128畝,全村123戶,409人。
經濟狀況
該村以大棚蔬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現有餐飲、服務業6戶,從業14人,全村建有蔬菜大棚37個,主要種植西紅柿,年收入50萬元。固定資產26萬元,2005年,經濟總收入340萬元,人均純收入5500元。
優勢產業
種植、養殖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種植以小麥、玉米、花生為主。養殖業以養豬為主,建有養殖棚200間,從事養殖5戶,年生豬出欄2000頭,收入100萬元。
社會事業
硬化、綠化、美化街道3條,投資4萬元,栽植法桐420棵。2005年本村居民吃上自來水。2005年衛生室1處,固定電話75部,有線電視用戶67戶。
該村歷年獲得的榮譽稱號。鎮級文明村莊、鎮級先進黨支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