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劃鎮

大劃鎮

大劃鎮位於崇州市東南,東連江源鎮,東南接三江鎮,西南界西河與大邑沙渠、龍鳳鄉相望,西臨集賢鄉,北鄰崇陽鎮、羊馬鎮,面積22.48公里,人口2.24萬人,其中藏族6人,高山族5人,傣族5人,白族3人,瓦族3人,羌族1人,土家族1人。非農業人口0.18萬人。轄崇鎮、石橋、德壽、登田、灰窯、劃石、淨居、白果等8個村民委員會,134個村民小組和一個大劃場鎮社區居民委員會。懷(遠)華(陽)一級公路由西北向東南縱貫境內,並與鄉道大(劃)江(源)路相接,再與村道相通,直通市區和雙流縣境,進而直達省會成都和西南國際航空港。鎮政府駐地大劃場鎮臨江街,距崇州市區7公里,交通便捷。場鎮集鎮面積1.5平方公里,住戶600戶,聚居人口1700人,已實現程控電話組組通。

基本信息

地理概況

大劃鎮大劃鎮
大劃鎮屬河車平壩地區,地勢平坦,西北稍高,東南略低,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平均氣溫16.5攝氏度,全年無霜期290-310天,年均降雨量970毫米左右,平均相對濕度84%,年均日照1250小時。2005年大劃鎮國民生產總值29800萬元,農業總產值7895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12130萬元,工商稅收570.11萬元,人平收入3796元。西河流於西界,黑石河和白馬河從北向南流經全境。全鎮農田主要由黑石河乾渠七、八支渠灌溉。有耕地面積17097.5畝,水田面積15488.98畝,人均耕地0.76畝,土壤以灰色沖積土和紫色沖積土為主,生產水稻、小麥、油菜,兼產土菸川芎。民營企業有立申實業有限公司、里輝特種石棉瓦有限公司、四川省崇州市大劃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市剛毅機械製造廠、預製構件廠、建輔材料廠、宏存石棉瓦廠、蓄電池廠、華泰鞋業。有千畝精養魚池水面養殖面積和食用菌生產大戶165戶,年袋裝生產種植規模2300萬袋。
集鎮有大劃鎮食用菌協會1個,淨居食用菌合作社1個,科技推廣站5個,百貨攤區1個,鎮衛生院1所,村小2所,中心幼稚園1所,個體幼稚園1所,村級幼稚園4所,加油站2個,郵政代辦所、電信代辦所、保險代辦所、變電站供電所、水利站、地稅所、電信交換機站、信用分社各1所。

特色經濟

大劃鎮大劃鎮
為加快大劃鎮食用菌產業化經營,大劃鎮淨居村通過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採取“公司+基地+農戶”運營模式,成立了崇州市大劃鎮淨居食用菌合作社。通過發展,食用菌種植已作為大劃鎮淨居村的重要支柱產業,年種植食用菌600餘萬袋。
2008年食用菌質量和品種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力開展食用菌深加工,開發系列產品,是當前拓寬生產領域和銷售市場的主要途徑。為此,大劃鎮淨居村以合作社為依託,建成崇州市大劃鎮淨居食用菌合作社加工廠,開展食用菌深加工,開發系列產品。2008年,一條由粗選車間、精選車間、加工車間、滅菌車間和包裝車間組成的精加工生產線已建成。
食用菌合作社加工廠的建成投產不僅帶動當地數百戶食用菌種植戶經濟效益顯著提升,還有效地解決我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推動了淨居村整體經濟的發展。

崇州市大劃鎮食用菌生產合作社位於崇州市大劃鎮,該合作社常年供應乾制平菇、乾制金針菇;乾制木耳;鹽漬金針菇、白平菇、灰平菇等;同時還常年供應鮮金針菇木耳雞腿菇

金針菇
由於當地氣候適宜金針菇的生產,大劃鎮淨居村種植金針菇已經有20多年歷史了。現在每年種植450多萬袋。專家研究發現,經常食用金針菇,有利於排除體內重金屬離子和代謝產生的毒素及廢物,有效地增強機體活力。研究發現,金針菇菌柄中含有一種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濕疹等過敏性病症。一般人也可以通過吃金針菇來增強免疫力。

黃背毛木耳

由於當地氣候適宜黃背木耳的生產,大劃鎮淨居村種植黃背毛木耳已經有20多年歷史了。現在每年種植200多萬袋。專家研究發現,經常食用能夠通便,降低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黏稠度,對高尿酸血症也有好處。

招商引資

大劃鎮大劃鎮
為實現市委、市府提出的“三基地一家園”建設,建好高附加值農副產品加工供應基地,走“公司+協會+大戶”的模式,以龍頭企業帶動大戶,大戶帶小戶,真正發展壯大崇州市食用菌產業。
2008年,食用菌已作為崇州市農業的一大支柱產業,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000畝以上,成為農民調整產業結構,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徑。大劃鎮年種植食用菌600餘萬袋。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崇州市有著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比較適宜食用菌的生長。
崇州市西距省會城市成都僅30餘公里,距國際航空港雙流機場20公里,市境內公路四通八達,與成都連線的成溫邛高速公路,可為原料調運及產品銷售提供極其便利的條件。
原料源廣量大,就地取材有保障。崇州市資源豐富,發展食用菌生產所需要的秸桿、玉米芯、棉殼等原料十分充足,而且來源廣泛,價格低廉,便於就地取材。種植規模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由崇州市人民政府牽頭,崇州市農業局、大劃鎮人民政府和合作社已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建立起互信合作,共同發展的關係,靠市場機製成功地解決了專業化供種、開發等的問題。與時俱進,崇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因勢利導,作出以基地建設為標誌,將食用菌生產加工培植成為地方一大新型經濟支柱產業的決定。

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及規模

在崇州市大劃鎮淨居村修建了4000餘平方米的食用菌加工廠,由於資金有限,只修建了前期部分,就是鹽漬加工車間,共有三口殺青鍋,二個水冷卻池,十個鹽漬菇貯藏池,能屯儲鹽漬菇400餘噸。準備修建精加工(即食品、清水)生產車間,主要包括:粗選車間精選車間、加工車間、滅菌車間包裝車間

資源和市場分析

精加工生產線建成後,採取“公司+基地+農戶”運營模式,主要生產以金針菇為主的食用菌休閒食品。專家研究發現,金針菇富含多種胺基酸、多種礦物資和微量元素,並且口感好,長期食用,可防癌、養顏、美容,防止衰老和延年益壽等功效,符合現代人追求的飲食要求。加工成即食品後,方便了戶外活動和旅遊途中食用。
現在做即食品在技術上有省食品研究院的何兵(高級工程師)作為加工廠技術顧問。鄭小蘭,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食品加工與貯專業,工作後從事食品的化驗和產品開發設計等工作,在產品的開發和技術指導上集累了豐富的經驗。崔凱,四川農業大學自動控制專業畢業,在通威公司工作6年多,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這樣公司在產品開發和經營管理上得到了保障。在銷售上,鄭守剛從事金針菇的銷售有10多年了,對市場行情分析了解積累相當多的經驗,在滬州南寧等地形成有固定的行銷網路。
把食用菌加工成即食品,剛起步兩三年,通過對相類公司銷售的考察發現,現在市場是供不應求,國內市場還遠遠達不到飽和,發展前景極為可觀。我處在金針菇生產基地,收貨比別的廠家便宜,運輸費用也小,所以成本就比別人低,競爭上有優勢。另外在金針菇鮮貨價低時收,既可保證種植戶的利益,又能降低成本。即食品車間建成後,可直接解決150個剩餘勞動力就業,並能帶動當地數百戶食用菌經濟效益:

生態效益

實施優質優價的訂單種植機制和農產品檢測,促進農戶生產無污染優質食用菌,加強土壤改良和合理利用土地,為保護生態環境發揮積極作用,食用菌產業為大量農作物秸稈找到了有效出路,解決了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的問題,淨化了空氣,減輕了環境污染。

文體衛生

大劃鎮大劃鎮
2月28日,市政府召開了全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工作會。會後,大劃鎮及時召開了全鎮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工作會進行精心組織安排部署。
一、加大強化免疫工作的宣傳力度。一是各村(社區)、中國小校、幼稚園及時召開宣傳動員會,對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工作重要性程式、要求、接種對象等進行廣泛宣傳;二是在場鎮及各村懸掛張貼宣傳標語;三是利用場期,設立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服務諮詢進行宣傳。
二、強化調查摸底統計工作質量,確保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工作“全覆蓋,一個都不能漏”的工作要求。一是各村(社區)按“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的要求,逐戶調查核實統計每一位1993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之間兒童,重點是散居兒童調查統計;二是中國小校、各幼稚園詳細統計在校學生,重點是鎮外流入兒童數;三是明確統計口徑,戶籍在大劃鎮和雖戶籍不在大劃、流入大劃的每一位1993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之間的兒童都要詳細統計。
三、明確工作程式、要求,落實責任,確保全全。大劃鎮制定詳細的工作程式、要求,對免疫接種的對象、接種時間、地點等進行明確,成立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異常情況監測小組,對免疫過程中及觀測期出現的任何異常情況進行監控,及時處理,確保全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