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列村

大列村

大列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南部大石山區,距鄉府所在地約11公里,是田陽縣唯一的瑤族村,屬於區定貧困村和第三批整村推進村。全村轄7個自然屯,10個生產小組144戶共556人,全村總面積5.7平方公里,農民收入來源主要靠種植甘蔗、玉米和勞務輸出。

基本信息

大列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南部大石山區,距鄉府所在地約11公里,是田陽縣唯一的瑤族村,屬於區定貧困村和第三批整村推進村。全村轄7個自然屯,10個生產小組144戶共556人,其中瑤族人口456人,
占83%。全村總面積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91畝,僅為總面積的7%,其餘為溶岩裸露石山。農民收入來源主要靠種植甘蔗、玉米和勞務輸出,2009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190元,僅相當於當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579元的三分之一。全村設有1個黨支部,支委成員3名,共有黨員24人。近幾年來,大列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齊心協力,加快發展,民眾的生產生活有了較大的變化。
(一)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在素有“九分石頭一分土”之稱的惡劣環境面前,大列村依託通路、通電及靠山的地理優勢,引導民眾大力發展種養業、勞務輸出等,全村經濟有了一定發展。目前,全村甘蔗面積103畝,玉米488畝;積極開展封山育林,在石山地種植蘇木和竹子達740畝,拓寬了民眾的致富門路。同時,針對人多地少、土地貧瘠的情況,大列村積極引導民眾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班,鼓勵民眾外出務工,勞務輸出成為了村民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全村常年在外務工人員250多人,年勞務總收入300多萬元。
(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列村在不斷完善原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積極爭取資金,組織民眾投工投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幾年來,累計投入147.5萬元,修建了百宙至隴洪屯級道路2.5公里,硬化大列屯道路530米,建設水櫃41個3100立方米,實施危房改造15戶,實現了屯屯通公路、通電、通廣播電視,修建了村部辦公樓、醫療衛生室、宣傳文化室等基礎設施,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全村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99%,計畫生育狀況良好,90%以上的村民都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60歲以上適齡農保人員參保人數達90%以上。村委積極推進村民自治,制定村規民約,倡導敬老愛幼,剔除陋習,自力更生,鄰里和睦,互幫互助成風。特別是去年8月以來遭受的特大旱災中,村委共組織12名黨員組成黨員義務送水隊為五保戶、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義務送水,組織全體黨員利用空閒時間幫助五保戶、孤寡老人開展抗旱保春耕活動,解決了該村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困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