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頭

基本信息

拼音:dà dāo tóu
解釋:“還”字的隱語。

典源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孫)李陵〉~2458~
昭帝立,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素與陵善,遣陵故人隴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單于置酒賜漢使者,李陵、衛律皆侍坐。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也。

釋義

漢武帝時李陵敗降匈奴 , 昭帝即位遣李陵故人任立政等三人至匈奴招李陵 。單于置酒賜漢使者,“立政 等見陵 ,未得私語,即目視陵 ,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 也”。刀環在刀之頭,後即以“大刀頭”作為“還”字的隱語。

同源典故

刀環 刀環有約 刀環泣 刀環淚 刀環約 刀環視 刀頭 刀頭飛鏡 唱刀環 問刀頭 夢刀環 夢刀頭 大刀折 寄刀環 寄刀頭 折大刀 明月攬刀環 望刀頭 盼刀環 破鏡刀環 視刀環 解刀環 詠大刀 賦刀環 雪窖刀環 

示例

玉台新詠·古絕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藁砧今何在》:“‘藁砧今何在’,藁砧,趺也,問夫何處也。‘山上復有山’,重山為‘出’字,言夫不在也。‘何當大刀頭’,刀頭有環,問夫何時當還也。‘破鏡飛上天’,言月半當還也。”
宋 方岳 《水調歌頭·九日多景樓用吳侍郎韻》:“舊黃花,新白髮,笑重遊。滿船明月猶在,何日大刀頭?”
作者詩題詩句
宋之問望月有懷佳期應借問,為報在刀頭。
常建塞上曲百戰苦不歸,刀頭怨明月。
康庭芝詠月佳期應借問,為報在刀頭。
徐彥伯芳樹藁砧刀頭未有期,攀條拭淚坐相思。
施肩吾送裴秀才歸淮南怪來頻起詠刀頭,楓葉枝邊一夕秋。
李商隱擬意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
李群玉初月二首破鏡徒相問,刀頭恐隔年。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一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王昌齡從軍行二首夜聞漢使歸,獨向刀環泣。
趙嘏洞庭寄所思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
錢起送崔校書從軍別馬連嘶出御溝,家人幾夜望刀頭。
韓翃送劉侍御赴令公行營東城躍紫騮,西路大刀頭。
高適入昌松東界山行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
高適送劉評事充朔方判官賦得征馬嘶贈君從此去,何日大刀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