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造

大上造,中國古代官職名。

簡介

dàshàngzàoㄉㄚˋㄕㄤˋㄗㄠˋ

官名。《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十六大上造。”顏師古註:“言皆主上造之士也。”參見“大良造”。 戰國初期為的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同時又為爵名。

商鞅變法時為獎勵軍功,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一級為公士,二級為上造,三級為簪裊,四級為不更,五級為大夫,六級為官大夫,七級為公大夫,八級為公乘,九級為五大夫,十級為左庶長,十一級為右庶長,十二級為左更,十三級為中更,十四級為右更,十五級為少上造,十六級為大上造,十七級為駟車庶長,十八級為大庶長,十九級為關內侯,二十級為徹侯。大良造位列第十六級。

詳情

商鞅制定二十等爵,列為十六級。亦稱大上造。與第十五級少上造均取“主上造之士”之意得名。見《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自從秦惠王設立相國掌握軍政大權後,主要用作爵名。

漢代沿用。大良造是當時商鞅在秦國變法設立的21等爵位最高的,是集合軍事、財政、政府、人事大權於一身的人。整個秦國就有兩個人得到了:商鞅和白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