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鏈遺傳病毒

多糖鏈遺傳病毒是由美國《科學人Sciencer》雜誌(在中國境內其網站暫不可訪問)於2012年5月新近報導的一種新型生物病毒,目前這篇文章的中文翻譯工作正在進行。這種病毒的最大特點是其遺傳物質的化學成分是多糖鏈(而不是核苷酸雙螺旋鏈或單鏈)。

原文定義

多糖鏈遺傳病毒(Muiti-HydrocarbonChainGenetedVirus)由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員保羅(PaulPeagul)在2012年2月發現。當時,保羅正在從事解剖麻雀鼠的日常研究,當他使用核苷酸酶nucleotideEnzyme)處理了採集的細胞樣品後,發現細胞出現了明顯的被病毒感染症狀。他觀察到這種病毒的遺傳物質可以抵抗核苷酸酶,這意味著它的遺傳物質不是核苷酸!

在哈佛同事的幫助下,保羅對這種新發現的病毒進行了研究。這種病毒的主要性狀:顯微鏡下(光學x12500倍)顯像為橢球狀,表面略粗糙,約有86%的表面積包被鞭毛。運動方式為反推式。用埃斯波蛋白酶處理表面可見遺傳物質合絡合物多糖。其他信息有待國外學者進一步研究。
這種病毒依靠多糖鏈進行遺傳。多糖鏈上7種羰基的組合方式可以容納1.67E22種以上的組合方式,其多樣性甚至超過東歐小白鼠的變異類型。多糖之間依靠糖原反補配對原則結合,通過E.coli(目前無準確翻譯)酶連結單糖體形成多糖鏈。這種特殊的結構使這種病毒具有極強的變異生存能力。

目前,保羅的研究小組仍然在密切觀察這種未知病毒及其致病性。

北京生物大學薛煥平教授正在獲得著作權的情況下翻譯系列文章,預計中國生物學界最早2012年7月可以接收到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