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味番茄脯

多味番茄脯是以番茄為原料,輔以糖、姜泥、酸等輔料,通過合理的滲糖工藝而製得的一種具有甜、酸、辣複合口味,色澤亮麗、外形美觀的一種蔬菜糖製品。該產品克服了傳統番茄脯含糖量高、口味單調等缺點,並且具有姜的發汗、開胃等生理功效。

概述

多味番茄脯是以番茄為原料,輔以糖、姜泥、酸等輔料,通過合理的滲糖工藝而製得的一種具有甜、酸、辣複合口味,色澤亮麗、外形美觀的一種蔬菜糖製品。該產品克服了傳統番茄脯含糖量高、口味單調等缺點,並且具有姜的發汗、開胃等生理功效。

產品的加工技術及加工中應注意的問題簡述如下

:
工藝流程
選料→清洗→熱燙去皮→修理切塊→硬化處理→低糖煮製→浸漬→高糖煮製→浸漬烘乾→整形→包裝→成品。

操作要點

1.選料
選擇新鮮的小番茄,色紅,果形和風味均好,未受病蟲危害,果肉硬度較強,果肉肥厚,籽少,汁液少,耐煮性強,成品率高,以羅城一號、奇果等長圓形品種最為適宜。
2.清洗
將番茄倒人洗槽內,洗淨表皮。
3.熱燙去皮
將番茄倒人95℃—98℃的熱水中燙1分鐘,燙至表皮易脫離為宜,然後立即撈人冷水中,剝皮。
4.修整切塊
番茄去皮後,用小刀將蒂把蟲眼挖掉,再縱切為兩瓣。
5.硬化處理
將切好的番茄塊倒入濃度為0.6%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2小時—2.5小時。
6.低糖煮製與浸漬
配製濃度為18%—20%的糖液,數量根據原料及糖鍋確定。加入2%的姜泥(鮮生薑搗碎),調製成糖薑汁。將糖薑汁加熱至沸,再將番茄倒人,煮沸10分鐘—15分鐘,調整糖液濃度保持在20%左右,倒入浸漬缸中,浸泡24小時。
7.高糖煮製與浸漬
配製濃度40%的糖液加入0.2%—0.3%的檸檬酸、2%的姜泥,加熱至沸,將浸漬過的番茄倒人鍋中煮沸。期間每隔幾分鐘補加1次白砂糖,使糖液濃度始終達到50%—55%左右,pH值2.5—3,煮製時間10分鐘—15分鐘,番茄由硬變軟,停止加熱,浸泡48小時。
8.烘乾
將浸漬後的番茄在糖液中把姜泥漂洗乾淨,撈出瀝去附著的糖液,再將其均勻地擺放在烘盤上,放入烘箱中,在60℃—65℃:溫度下烘10/小時左右,上下倒盤,再在50℃溫度下繼續烘乾24小時,烘至冷卻後,用手摸不粘手,不潮濕,有彈性即可。
9.整形、包裝
番茄脯整理、包裝。
三、產品質量標準
1.感官指標
色澤:呈深紅色;口味:酸甜適口,有姜辣味,且有番茄果香味;組織形態:果形完整飽滿,透明,人口韌有彈性。
2.理化指標
含糖量:50%—55%;水分:18%—20%。
3.微生物指標
無致病菌引起的腐敗現象。
四、生產中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及解決辦法
1.乾縮
造成果脯進糖不足或進糖不勻,烘乾後果實表面皺縮、不飽滿,嚴重影響了產品的感觀質量。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防止乾縮現象的發生。
(1)滲糖時,糖液濃度應由低到高逐漸提高,使糖分充分、均勻地滲透到番茄組織中去。如有條件,應採用真空滲糖工藝。
(2)在糖薑汁滲透液中可加人明膠、果膠、CMC-Na、卡拉膠等水膠體,其作用是使這些親水膠體填充番茄組織,使產品飽滿、透明、有色澤。
(3)如進行大批量的商品生產,可將烘乾的番茄脯浸入0.6%卡拉膠溶液中後,撈出瀝乾,在80℃—85℃溫度下乾燥15分鐘—20分鐘,使其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膠衣,提高產品的感觀質量。
2.產品褐變
糖煮過程中,為了防止番茄變色,可加重亞硫酸鈉作護色劑,按重亞硫酸鈉與水之比為1:5配製。將配好的護色劑加到糖水中進行糖煮,加入量占糖水重的0.2%。
3.煮爛
防止煮爛的方法:
(1)選擇堅熟期的番茄做加工原料;
(2)採用間歇加熱方法,加熱時間不易太長;
(3)煮前應進行硬化處理。
4.保質期問題
該產品常溫下可保存3個月。如需要更長時間可採取以下措施
(1)保證貯藏條件 應在衛生條件良好、通風、溫度在10℃左右的環境中貯藏;
(2)可採用真空包裝;
(3)可在糖液中填加少量的防腐劑,如苯甲酸鈉或山梨酸鉀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