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青少年暢銷書系列:穿越時空歷險記

外國青少年暢銷書系列:穿越時空歷險記

《外國青少年暢銷書系列:穿越時空歷險記》是2011年7月1日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H.M.恩岑斯伯格。

內容簡介

《穿越時空歷險記》內容簡介:羅伯特的眼睛總是有點發癢,可醫生卻檢查不出任何毛病,他的眼睛到底怎么了?一天,他獨自一人坐在廚房裡,不經意間揉了揉眼睛,突然感到自己隻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地點、陌生的時代,他以這種方式一共七次進入過去的時光,感受了七次完全不同的冒險經歷。歷史課常常是枯燥的,引不起孩子們的興趣。作者獨具匠心,通過主人公不同尋常的穿越時空的冒險故事,形象生動地向青少年講述這個年齡段應該知道的歷史事件,使同學們在輕輕鬆鬆閱讀小說時學到了歷史知識。《穿越時空歷險記》構思奇特,邏輯嚴密,雖七次穿越時空,但每次之間都有有機的聯繫,並不是七個故事的簡單拼湊,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等,大都有據可查。這種利用穿越時空的形式傳授知識的妙招,令人拍案叫絕。相信讀完《穿越時空歷險記》的讀者,也會像主人公羅伯特一樣,增長許多意想不到的知識。

編輯推薦

《穿越時空歷險記》於1999年獲德國薩爾州廣播電台、西德意志廣播電台、不萊梅廣播電台“最佳10《穿越時空歷險記》”獎。《穿越時空歷險記》於2002年獲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H.M.恩岑斯伯格 譯者:朱顯亮
H.M.恩岑斯伯格,1929年出生於考夫博伊倫,現居慕尼黑,是1945年以來德國文學界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除了大量為成年人寫的作品聞名於世外,還有一部在1961年首次出版的兒童文集《大雜燴》尤為著名,至今仍深受讀者的歡迎。他在六十八歲時創作的《數字魔鬼》一書於1997年出版,當年獲德國圖書藝術基金獎和“天貓座”兒童文學獎;在六十九歲時創作的《穿越時空歷險記》出版後,很快被譯成英文、西班牙文等多種文字。1999年,該書獲得德國薩爾州廣播電台、西德意志廣播電台、不萊梅廣播電台“最佳10本書”獎;2002年獲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等國際大獎。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次旅行
第二次旅行
第三次旅行
第四次旅行
第五次旅行
第六次旅行
第七次旅行
結束語
譯後記

後記

文學界把不同體裁的小說進行了分類,比如歷史小說、武打小說、言

小說、愛情小說、偵探小說等,但在近年德國興起了一種以夢幻形式穿越

空的小說,很受讀者歡迎,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種小說叫做夢幻小說,或

叫夢幻時空小說,這有待於文學界的定論。我很喜歡這種體裁的小說,它

受時間、空間、地點、人物、背景等諸方面的限制,讓人讀來瀟灑自由。

這種小說並沒有因為不受各種限制而漫無邊際地“侃”,它最大的特點是
,讓
入在讀小說的過程中增長各方面的知識。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一本叫做《Der Zahlenteufel》的德語小
說,中
文的意思是《數字魔鬼》,翻開一看全是些高深的數學知識,我不禁一愣
,小
說裡面怎么講了那么多數學,出於好奇我試著讀了起來,後來竟囫圇吞棗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小說,我情不自禁地問自己,我真的在這很短的時間裡

解了這么多高深的數學知識了嗎?是什麼魔力引導我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數

王國呢?原來是作者!作者的獨具匠心使讀者輕鬆地進入了數學王國。他

極其簡單的形式和妙趣橫生的語言,將複雜的數學知識傳授給讀者,使人
愛讀、
愛學。我滿懷激情地向我國出版社推薦了這本書,很幸運的是,書很快就

知識出版社出版了。書出版後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圖書商報》等報刊
分別
發表書評,其中《中華讀書報》的書評寫道:“《數字魔鬼》是一本最大
限度
地以最通俗的筆法去描述數學基本知識,以及數論中那些經典的、引人入

的問題的書。”由此我又向德國朋友打聽,該書作者是否還有類似的作品
出版,
又是很幸運,作者果然還有一本類似的作品,但題材完全不一樣了,它就
是《Wo
warst du,Robert?》,中文的意思是“羅伯特,你在哪裡?”為了更吸
引讀者,
更明確書的內容,更符合中國讀者的心理,我們把原來的書名改成了《穿

時空歷險記》。
本書的主人公與《數字魔鬼》一樣,仍然是羅伯特,作者仍然藉助主

公的夢,來穿越時空遊歷過去的年代,讓主人公親臨歷史現場,經歷一個

驚險刺激的故事。全書結構嚴謹,故事安排緊湊、新鮮,邏輯性很強,形

奇特,對於中國讀者來說,這是一枝異國他鄉的絢麗奇葩。
穿越時空的方式各有千秋,有的利用巨型儀器穿越時間隧道,驚心動
魄;
有的利用小小的儀器輸入某個年代實行穿越,輕鬆自然;有的抱著某個年

的器物實行穿越,比如《穿越時空的愛戀》中,主人公抱著明朝的玉枕到

朱元璋統治的時代,而本書的穿越則藉助自己的眼睛,通過一個電影畫面

名畫或老照片實行穿越,讓人不知不覺地到達某個歷史年代。本書是這樣

寫的:羅伯特的眼睛總是有點發癢,大夫也沒有檢查出什麼毛病,他不發
燒,
身體健康,一切檢查結果都正常。他的眼睛到底怎么了?有一天,他獨自

人坐在廚房裡,不經意地往遠處瞥了一眼,卻看到一樣東西,待他揉了揉

睛再看時,卻什麼也看不見了,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這時,他突然感到自

進入一個電影場面,隻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地點、陌生的時代里。這裡正在

生暴亂,到處都是士兵。羅伯特嚇得躲進了一個藥店裡,在這裡他認識了

爾加。在奧爾加的家裡住下後,他覺得他落在了1956年蘇聯的西伯利亞。

的真正冒險從此開始了。他以這種方式一共七次進入過去的時代,幾乎每

次都往前推許多年,但他最後一次一下子跳到了1621年。他在納粹主義初

遇見了他的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曾祖母,六歲的祖母。她們當然不知真情

仍然把他叫“羅伯特先生”。他在1956年的德國用現在的“德國馬克”買
牛奶,
不成想被賣牛奶的小販罵了一通,說他使用的是“兒童玩具”,是假幣,
因此
鬧了許多笑話,其實當時的德國使用的是“帝國馬克”。在巴洛克藝術鼎
盛時期,
他在一座宮殿里經歷了一段戀情。在三十年戰爭期間,他成為一夥強盜中

強盜頭兒。突然,他又進入另一個歷史場面——這時他變成了一個令人吃

的羅伯特,他對統治者的日常生活一無所知,但卻知道未來,可他又對未

發生的事情一點也不透露。總之,羅伯特在一次次離奇的經歷和驚險中學

了許多知識,最後回到現實生活後,它比老師知道得還多,而他卻不露聲
色,
保持平常心。相信讀完這本書的讀者,也會與羅伯特一樣,增長許多意想

到的知識。
作者通過本書的故事,形象生動地向青少年傳授了他們這個年齡段應

知道的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歷史課也許是特別枯燥的,許多同學不愛

歷史課,但作者獨具匠心,通過羅伯特一次次穿越時空進入過去的某個時
代,講述當時發生的事情,使同學們像讀小說似的輕輕鬆鬆地學到了歷史

識。不僅如此,在整個主人公的歷險過程中,還涉及了其他許多知識,如

文、數學、繪畫、科學、戰爭、地理等,而且還有同齡人遇到的異性之間

友誼、人生哲學等必須知道的知識。另外要說明的是,本書構思奇特,邏

嚴密,雖七次穿越時空,但每次之間都有有機的聯繫,並不是七個故事的
拼湊,
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等,大都有據可查。這種利用穿越時空的形式傳授知

的妙招令人叫絕。
論述這么好的書,不能不談及書的著者——漢斯·馬格努斯·恩岑斯

格(Hans Magnus Enzensberger)。他出生於1929年的考夫博伊倫,現居
巴伐利
亞首府慕尼黑。他被視為1 945年以來德國文學界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除

有許多為成年入寫的作品聞名於世外,還有一部1 961年主編的兒童文集《

種嘶啞的聲音》(AlJerleirauh)也尤為著名,至今仍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和讀者的
歡迎。他在六十八歲時推出大家公認的青少年讀物《數字魔鬼》。在六十
九歲
時又推出備受歡迎的《穿越時空歷險記》,此書在出版後不久便譯成了英
語等
其他語種出版,充分說明大家對該書的認可。德國媒體紛紛發表評論:“
每一
個場面都是那樣緊張!”(《法蘭克福周報》)“一口好吃的美味,每個
人都會
覺得好吃。”(《每日日報》)“一個冒險家的旅行故事,講述得富有教
益、引入
入勝。”(FOCUS)他的書一旦出版即成為暢銷書。這位作者善於使用隱喻
和幻
想技巧傳播知識。他的語言駕馭能力極強,構思奇特,對話幽默,常常給

以驚奇,書中的精彩片段此起彼伏。讓人讀來,不時叫絕。我們在讀小說
時,
常用“拍案驚奇”形容小說的妙處,在翻譯恩岑斯伯格的作品時,我常常
“拍
案而起”,驚呼“妙哉!”
利用簡單的喻意手法傳授複雜的數學和枯燥的歷史知識,是恩岑斯伯

最拿手的好戲。他利用數字魔鬼為替身,在“一”字樹林裡講了“0”的重
要性。
在沙灘上用“九字長蛇”的方法教授整數“一”和“0”的關係。他在十五

字的篇幅中所講的內容涉及了質數驗證、最佳化問題、無重複組合、拓撲學
、《數
學綱要》、斐波那契數列、排列組合、商務代表、掃帚司令等八十多個數
學難題。
但使讀者感到的是,就像讀小說一樣輕鬆愉快地學習了數學知識。這又是

的一個高明之處。這一點在《穿越時空歷險記》中也同樣體現了出來。所

同的是,《數》中處處設難,《穿》中處處設險。但這兩部作品卻都在“
設難”
或“設險”中傳授了知識,給人以啟迪。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韓耀成老師,他不顧年事已高,一字一句地幫我

閱全部譯稿,並為拙譯作序,他這種治學嚴謹、提攜後學的精神著實令人
尊敬。
同時,我還要向所有為本書的出版而給予我支持和幫助的朋友和師長們致

最誠摯的謝意!
朱顯亮
2011年5月19日改於北京

序言

自由翱翔在不受時空限制的天地里
——《穿越時空歷險記》序
韓耀成
最近,筆者懷著極大的興趣讀了朱顯亮先生的譯稿《穿越時空歷險記
》,
獲益頗多。看完小說後最直接的一個印象就是,恩岑斯伯格這部作品與作
家早、
中期作品的題材和風格迥然不同了。關於小說作者,朱顯亮先生在《譯後
記》
中已經作了一些介紹,這裡我還想再補充幾句。
德國作家漢斯·馬格努斯·恩岑斯伯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

聯邦德國文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文學團體“四七社”的成員,在20世

的五六十年代,他作為傑出的政治詩人而名噪一時。當脫離現實的封閉詩

自然詩於20世紀50年代在聯邦德國大為流行的時候,恩岑斯伯格就接受了
布萊希特關於政治詩的觀點,出版了政治詩集《為狼辯護》(1957)和《

語》(1960),以詩歌的形式對政治和社會問題進行深刻分析,表明他對
已經
得到鞏固的富裕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毫不妥協的批判。他以拼接、雙關語、

謬、恰到好處地使用一些陳詞濫調、行話和粗俗的詞語對國內“狼”和“

羊”之間殺人的和自殺性的聯盟進行諷刺和攻擊。這兩部詩集復活了海涅

布萊希特政治抒情詩的傳統,在“四七社”內外名聲大振,使他成了聯邦

國政治詩人的代表,並在1965年獲得德國文學大獎——畢希納獎。20世紀
60年代初他發表了一系列社會批判性政論,被視為聯邦德國的一位“憤怒

青年”。他認為,詩的語言,其本質就是抗議和反抗。他的詩中常常使用
俗語、
專業術語和技術辭彙,有時會獲得意外的效果。恩岑斯伯格認為,詩歌的

務就是表現現實,改造社會,而絕對藝術實際上窒息了文學的人道性和社
會性。
1964年他又出版了詩集《盲文》,詩中對未來世界持懷疑態度:
兩隻眼睛能看的人
他們的事業將一帆風順
負責失業的
是一隻眼睛的人
他們大權在握
讓瞎子當上國王
……
據說國王最近宣告
他正滿懷信心注視未來
詩的思想體現了詩人直至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對於“詩的職責”的
看法:“只能確定形勢,不能作出診斷和預測。”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聯

德國政治動盪時期和社會抗議浪潮中,詩人的思想更趨激進,連詩歌的上

職責也給取消了,認為文學壓根兒不起什麼作用。隨後,他與德國作家馬
丁·瓦
爾澤和瑞典德語作家彼得·魏斯一起成為1966年形成的德國“新左派”的
核心人物。他主編的政治文學刊物《行車時刻表》是“議會外反對派”的

地,隨後在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中又成為激進知識分子和大學生的政治論
壇。
1968年他在《柏林的套話》一文中斷言,知識分子為實現社會和政治改革

努力已經失敗。他還對包括他自己的作品在內的社會批判文學進行了清算

認為我們的世界已經不是詩歌的對象,只是改造的對象,德國革命已不可
避免。
所以,他號召作家積極參與世紀政治行動,用報告文學、政論、小冊子、
傳單、
招貼畫等實用文學來替代純文學創作,對民眾進行政治教育,以達到喚起
民眾、
干預政治、改造社會之目的。這種激進觀點的發展,使他於1968年在《行

時刻表》第15期上提出了“文學已經死亡”的口號。他也是學生運動的一

領袖。回顧他的這一段歷史,真可謂是呼風喚雨的“崢嶸歲月”。1969年
政治
運動退潮,德國社會似乎又回復了原樣。作家們認識到,冀望文學能夠開

濟世良方,肩負起改造社會的重任,那只是一種烏托邦的幻想。這時文學

治化開始向以表現作家自我為主的新主體文學轉變。恩岑斯伯格於1968年

1969年曾在古巴逗留,這期間他收集了大量素材;之後根據1961年美國武

入侵古巴事件創作了文獻劇《哈瓦那的審訊》(1970),劇中直接引證法
庭審
訊記錄。為了創作長篇小說《無政府主義的短暫夏天》(1972),他走訪
了幾
乎被入遺忘的西班牙無政府主義者杜魯蒂的親屬、朋友和過去的戰友,把

們講述的故事收集起來,以記錄杜魯蒂的生平和活動。作品中歷史文獻與

學虛構交織在一起,但突出了文學因素。這部小說是恩岑斯伯格創作上開

新的轉折的標誌,此後作家改變了激進的文學觀點,放棄了實用文學,而

向文學本身,再次把作品的藝術價值置於實用價值之上,將進步與落後、

與惡、人性與災難的辯證的歷史作為創作主題。這一階段的重要作品《陵
墓——
進步史上37首敘事謠曲》(1975)、長詩《鐵達尼號的沉沒》(1978)
、詩集《消
失的復仇女神》(1980)和廣播劇《獻給一個浪漫女子的安魂曲》(1988
)等
反映了他在創作上和政治思想上的這一轉變。20世紀80年代末作家出版了

部名為《飛行的羅伯特》(1989)的詩文集,20世紀90年代作家又以羅伯

為主人公,為青少年寫出了長篇小說《穿越時空歷險記》(1998)和《數
字魔鬼》
(1999)等作品。
《穿越時空歷險記》這部小說的主人公羅伯特,是20世紀80年代初出

的德國九年級中學生。他只要一揉眼睛,在渾然不覺的狀況下就置身於另

個時空里了。這樣,羅伯特經歷了逆時空的七次奇異的旅行。第一次旅行

到了1956年的蘇聯新西伯利亞,這就是說他在時間隧道里倒回了四十多年

在隨後的旅行中他到過澳大利亞的海灘和沙漠、他出生前五十多年的故鄉

市、挪威海岸、德國巴洛克時期一個小侯國的宮廷、三十年戰爭時期的亞

薩斯,以及17世紀20年代的荷蘭(1621年)。旅行時間一次比一次往回倒
退,
最後一次旅行的時間倒回到距今三百七十多年。
粗略一看,《穿越時空歷險記》好似夢幻小說,或者科幻小說。但它
都不
是。羅伯特一揉眼睛就進入了另一個時空,似乎有點似夢似幻,可是,主

公通過時間隧道到達過去時代的某個地方後,是絕對清醒的,並非處於夢

狀態,他所處的時空是過去的現實時間和那個時候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

的行為、見聞、感受都是十分真實的。讀者在閱讀這部小說時完全沒有夢
幻感,
就像置身於當時的現實世界一樣。它也不是科幻小說,因為科幻小說是以

學為依據描寫科學發現、技術進步,以及根據對科學事實和原理的推斷和
擴展,
描寫對未來科學和社會發展的幻想。而這部小說描寫的都是過去可能發生

或發生過的事情,並不是以科學為依據對未來的幻想。
那么,《穿越時空歷險記》究竟屬於哪一類小說呢?在筆者看來,它
是一
種特殊的流浪漢小說,是一部逆時間的流浪漢小說。為什麼這么說呢?我

知道,流浪漢小說通常敘述一個流浪漢的遭遇一般是通過描寫主人公由小
到大,或是由青少年到壯年或老年的漂流經歷,來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和

民的疾苦、願望和理想。這就是說,主人公的流浪和冒險經歷都發生在他

活的時代和社會。恩岑斯伯格的這部小說卻不然,主人公羅伯特在時間隧

里不斷地往過去倒退,他的流浪和冒險全都是在遙遠的往昔年代裡經歷的

但作家對主人公每次旅行故事的描寫則具有流浪漢小說的特點。這也正是

部小說的新穎和特殊之處。
在閱讀這部小說的時候,有三個方面特別引起筆者的注意。
一、通過主人公超越時空的旅行,作家以羅伯特的視角再現了一些重

的歷史時代和歷史事件。例如,物品匱乏、生活拮据、社會動盪不安、群

罷工——這便是作家筆下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社會的寫照。在1930年的
德國,我們看到的則是另一幅畫面:經濟危機使德國經濟蕭條,納粹反猶

猶活動甚囂塵上,大街上納粹橫行、肆無忌憚地大打出手,共產黨人同納

分子進行著殊死的鬥爭。又如,在17世紀上半葉歐洲三十年戰爭時期,戰

不斷,社會上盜匪橫行,經濟凋敝,民不聊生……作家在描寫這些歷史事

的同時,也對這些歷史事件做了評述,表達了自己強烈的愛憎。
二、主人公在歷次旅行中遇到過善良的好人,也遇到過卑鄙的惡人,

種種冒險經歷中,他得到許多好心入的救助。在新西伯利亞、澳大利亞、
19
世紀30年代初期的德國、挪威海岸、巴洛克時期的宮廷里、三十年戰爭時
期的亞爾薩斯或在荷蘭,他都得到或善良的姑娘,或美麗的公主,或哲學
家,
或畫家夫婦的幫助和庇護,使他能一次次涉過險境,轉危為安。作家以此

頌了善良、人性、正義和友誼,鞭笞了邪惡、殘暴、卑鄙和陰險。
三、作家在描寫主人公的歷次流浪和冒險經歷時,像導遊一樣介紹了

地的風土人情、山川風貌和名勝古蹟:新西伯利亞的雪原,挪威海灘和沙
漠,
斯特拉斯堡的教堂,中世紀的酷刑,荷蘭的風車、吊橋和造船廠等。此外

講述了動植物、礦物、航海、天文、數學、地理、歷史、宮廷禮儀、藝術

哲學等各種知識。而上述的一切都天衣無縫地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
之中。
能喚起青少年的閱讀興趣,便於他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接受。
除此之外,我還想到,主人公揉揉或者閉上眼睛,或者一覺醒來就置

於另一個時空中,這種類似於以夢境作為故事框架的寫法,使作家的創作

越了時空限制,可以自由馳騁在無限廣闊的創作空間。憑藉時間隧道的幫
助,
可以選擇他最熟悉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人和事作為創作對象,寫他自

造詣最深的知識領域。借鑑這種方法,可以大大拓展我們的文學創作空間

豐富文學創作的題材,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更多、更生動有趣、引入入勝、

富多彩的作品。這也是這部小說值得譯介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