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國際公約模式研究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國際公約模式研究

第二節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理論根據 第三節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意義 第六節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程式

作 者:王吉文 著
出 版 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2-1
頁 數:298
字 數:320000
印刷時間:2010-12-1
開 本:16開
定 價:¥32.00

內容簡介

作為國際民事訴訟程式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執行是國際司法協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當今國際社會強化司法主權的情況下,一國法院作出的判決在其他國家境內並不具有當然的法律效力,而僅在作出國法院發生相應的效力。這與國家司法主權的性質有著直接的關聯。不過,外國法院判決效力的這種狀況既不利於當事人的正當權益,對於勝訴方而言,他合法獲得的法院判決由於得不到其他國家的認可而無法獲得承認或執行,在敗訴方子作出判決國無足夠財產以供執行時,其權利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護,從而不得不耗時費力地再行提起相應的訴訟;也不利於維護各國司法權威,對於各國司法資源的利用也是不利的。這種在法院判決效力上各自為政的狀況最終對於國際民商事關係的正常發展也極為不利。
為此,在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上,各國都在其國內立法中規定了諸多的條件,既涉及肯定性的積極條件,如管轄權條件等,外國判決只有在符合這些肯定性條件的情況下才能獲得其他國家的承認與執行;也涉及否定性的消極條件,如公共政策例外、欺詐例外等,只有在外國判決消除了這些條件時才予以承認或執行。應當肯定,這些條件的設定本身具有相應的合理性與正當性,從而適當地保護本國國家以及當事人的權益,防止外國不適當的法院判決獲得承認或執行,或者出現判決承認與執行.的不對等現象而導致對本國國家利益與當事人利益的不公平。不過,在這些條件的適用上,各國基本上都堅持了嚴格的立場,從而事實上使上述條件成為了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現實障礙。毫無疑問,這種情形阻礙了判決在國際社會中的相互承認與執行。為此,國際社會通過了多種途徑以實現判決承認與執行上的國際合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概述
第一節 相關概念的含義
第二節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理論根據
第三節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意義
第二章 影響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國際合作的現實障礙
第一節 管轄權事項的問題
第二節 終局性問題
第三節 公共政策例外
第四節 欺詐例外
第五節 互惠原則
第六節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程式
第三章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嚴格雙重公約模式——布魯塞爾體制
第一節 布魯塞爾體制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布魯塞爾體制在判決承認與執行合作上的意義
第三節 布魯塞爾體制可借鑑意義上的不足
第四章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單一公約模式——1971年海牙公約
第一節 1971年海牙公約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1971年海牙公約失敗的主要因素探討
第五章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混合雙重公約模式——1999年海牙公約草案
第一節 1999年海牙公約草案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1999年海牙公約草案失敗的啟示
第六章 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單一管轄權公約模式——2005年海牙公約
第一節 2005年海牙公約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2005年海牙公約的靈活性規定
第三節 對2005年海牙公約的評價
第七章 我國的判決承認與執行國際合作問題
第一節 我國現行判決承認與執行制度概述
第二節 我國對2005年海牙公約的應然態度
尾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