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隅村

夏家隅村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先賢展禽、即“和聖”柳下惠故里。 因其食邑柳下,死後以諡號“惠”,故後人稱其為柳下惠。 夏家隅村原有柳下祠堂,柳下學堂,於“文革”時期被毀。

簡介

夏家隅村位於新泰市宮裡鎮駐地西4.2公里,新泰城西30公里。北依柴汶河,省道蒙館公路、磁萊鐵路從村中穿過。人口1783人,以夏姓居多。

由來

春秋時建村,原名柳里村,現習稱西柳,1960年劃分為4個行政村。夏家隅村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先賢展禽、即“和聖”柳下惠故里。

人物

柳下惠(約前693~前609年)是歷史上一代聖人,以通曉禮儀著稱。姓展,名獲,字禽,另字季,春秋時魯國大夫無駭之後。柳下惠生活年代早於孔子百年。因其食邑柳下,死後以諡號“惠”,故後人稱其為柳下惠。
柳下惠為魯國士師,以禮治邦,以信修身,秉公執法,對君王忠貞不二,遭三黜不離故國,直言以諫權貴,片言以退齊兵,道德風範為世人敬仰。孔子譽其言中倫,行中慮。孟子贊其為“聖中之和者”,被後世奉為“和聖”。夏家隅村原有柳下祠堂,柳下學堂,於“文革”時期被毀。

遺址

柳下惠墓位於柴汶河北岸,有橋與村相通,至今保存完整。和聖墓的最早記載見於《戰國策?齊策》,說柳下惠墓在柳里。明嘉靖《泰山志》記載:“柳下惠墓在州治東南一百里,至今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里村。”清嘉慶《泰安州志》記載:柳下即(泰安)治東南柳里村,有墓在焉,其高如陵,距墓六里為汶河南西柳莊,有和聖祠,碑曰:和聖故里。一曰:柳下學堂。清代光緒二十九年,泰安知縣毛瀓重修此墓,立有墓碑高3米,上刻“和聖墓”3字。並植楊柳千株,使柳下“碧玉千樹,青絲萬絛”的古風重現。墓正面及左右原有石碑多處,1968年農田水利建設時被毀。1994年8月毛瀓曾孫、時任台灣中華統一聯盟副主席的毛鑄倫先生來到新泰,捐款修復和聖墓。
夏家隅還是春秋末期著名奴隸起義領袖柳下跖(展雄)的出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