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牛

夏南牛

夏南牛是以法國夏洛來牛為父本,以南陽牛為母本,採用雜交創新、橫交固定和自群繁育三個階段、開放式育種方法培育而成的肉用牛新品種。夏南牛含夏洛來牛血 37.5% ,含南陽牛血 62.5% 。育成於河南省泌陽縣,是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肉用牛品種。

簡介

夏南牛培育歷時 21 年。 2007 年 1 月 8 日 在原產地河南省泌陽縣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牛專業委員會的評審, 2007 年 5 月 15 日 在北京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評審; 2007 年 6 月 29 日 國家農業部發布第 878 號公告,宣告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誕生。夏南牛新品種證書編號:(農 02 )新品種證字第 3 號。

特性

夏南牛 夏南牛

夏南牛體質健壯,抗逆性強,性情溫順,行動較慢;耐粗飼,食量大,採食速度快,耐寒冷,耐熱性能稍差。

特徵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毛色純正,以淺黃、米黃色居多。公牛頭方正,額平直,成年公牛額部有捲毛,母牛頭清秀,額平稍長;公牛角呈錐狀,水平向兩側延伸,母牛角細圓,緻密光滑,多向前傾;耳中等大小;鼻鏡為肉色。頸粗壯,平直。成年牛結構勻稱,體軀呈長方型,胸深而寬,肋圓,背腰平直,肌肉比較豐滿,尻部長、寬、平、直。四肢粗壯,蹄質堅實,蹄殼多為肉色。尾細長。母牛乳房發育較好。

生產性能

體重

夏南牛 夏南牛

農村飼養管理條件下,公、母牛平均初生重 38kg 和 37kg ; 18 月齡公牛體重達 400kg 以上,成年公牛體重可達 850kg 以上; 24 月齡母牛體重達 390kg ,成年母牛體重可達 600kg 以上。

肥育性能

20 頭體重為 211.05 ± 20.8kg 的夏南牛架子牛,經過 180d 的飼養試驗,體重達 433.98 ± 46.2kg ,平均日增重 1.11kg 。 30 頭體重 392.60 ± 70.71kg 的夏南牛公牛,經過 90d 的集中強度育肥,體重達到 559.53 ± 81.50kg ,日增重達 1.85 ± 0.28kg 。

肉用性能

未經育肥的 18 月齡夏南公牛屠宰率 60.13% ,淨肉率 48.84% ,眼肌面積 117.7cm 2 ,熟肉率 58.66% ,肌肉剪下力值 2.61 ,肉骨比 4.81:1 ,優質肉切塊率 38.37% ,高檔牛肉率 14.35% 。

繁殖性能

夏南牛初情期平均 432 天,最早 290 天;發情周期平均 20 天;初配時間平均 490 天;懷孕期平均 285 天;產後發情時間平均為 60 天;難產率 1.05% 。

對比

與夏洛來牛相比

一是毛色不同,夏洛來牛為乳白色,夏南牛毛色呈米黃或淺黃色;二是比夏洛來牛耐粗飼,抗逆性強,適應農村粗放式飼養管理條件下飼養。三是比夏洛來牛體格略小。夏南牛成年公牛體重 850kg 左右,成年母牛體重 600kg 左右。夏南牛育肥期其平均日增重 1.85 千克,屠宰率 60.13% ,淨肉率 48.84% 的肉用性能與夏洛來牛相近。

與南陽牛相比

夏南牛毛色純正,體格較大,四肢粗壯,生長發育快,早熟性好,屠宰率、淨肉率高,肌肉嫩度好,優質肉切塊率和高檔牛肉率均優於南陽牛。 6 月齡夏南牛平均體重達到 192.3kg ,比同齡南陽牛高出 30.1kg ; 18 月齡夏南牛公牛平均體重達到 387.13kg , 較同齡南陽牛提高 52.5% , 18 月齡母牛平均體重達到 337.62kg ,較同齡南陽牛提高 35.5% 。與未經育肥的南陽牛相比,屠宰率和淨肉率分別提高了 7.93 和 5.24 個百分點。與一般育肥的 18 月齡南陽牛公牛相比,屠宰率和淨肉率分別提高了 4.53 和 2.24 個百分點,表明夏南牛早熟性強,產肉率高於南陽牛。

生產現狀

夏南牛 夏南牛

夏南牛通過國家審定後,原產地泌陽縣人民政府立即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夏南牛產業開發領導小組,設立專業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夏南牛產業開發實施意見”,制定了詳細、具體的規劃、任務和獎懲、扶持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夏南牛的生產發展。至 2008 年底統計,泌陽縣存欄夏南牛已達 29 萬頭,其中能繁母牛 13.6 萬頭。成立了夏南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建成了夏南牛研究推廣中心和夏南牛母牛純種繁育場,全縣建成了 10 個夏南牛擴繁中心改良站。扶持發展肉牛人工授精站點 134 個,年繁育推廣夏南牛 10 萬頭以上。全縣現有百頭槽位以上的夏南牛肥育場 78 個,年可出欄育成牛 2 萬頭。

與泌陽毗鄰的唐河、社旗、方城、確山、桐柏等縣民眾飼養夏南牛的積極性高,合計存欄夏南牛 8 萬頭以上。

推廣套用情況

夏南牛 夏南牛

夏南牛品種審定後,泌陽縣人民政府、河南省畜牧局、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先後下發了關於發展推廣夏南牛的意見, 2008 年國家農業部把夏南牛作為唯一一個在全國推廣的肉牛品種在全國推廣,因此,夏南牛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兩年多時間內,泌陽縣已接待全國二十多個省區、 230 個縣市的參觀、考察和交易活動,已推廣夏南牛種公牛 126 頭、母牛 25000 多頭,推廣夏南牛凍精 18 萬劑。

推廣套用前景

夏南牛耐粗飼,抗逆性強。夏南牛性情溫順, 耐粗飼 、易管理,抗逆性較強,既適合農村散養,也適宜集約化飼養;既適應粗放、低水平飼養,也適應高營養水平的飼養條件,特別在高營養水平條件下,更能發揮其生產潛能。由於夏南牛生長發育快、肉用性能好、耐粗飼、適應性強等特點,已被廣大農戶、育肥場所接受,飼養數量將會迅速增加。

夏南牛適應性強。套用模糊數學原理,為夏南牛較強適應性找到了理論依據。從生產實際看,夏南牛除新疆、西藏、海南、台灣、香港、澳門沒有引進外,全國其他地方均有引種、引進記錄,據調查,夏南牛在上述地區表現良好。

夏南牛生長發育快,經濟效益好。夏南牛舍飼、放牧均可,因為飼養周期短、生長發育快、易育肥、產肉率高,經濟效益高,深受育肥牛場和廣大農戶的歡迎,大面積推廣套用有較強的價格優勢和民眾基礎。

夏南牛肉用性能好。夏南牛肉質脂肪少、纖維細、肉色純、口感好,適宜生產優質牛肉和高檔牛肉。浙江溢佳香食品集團在泌陽縣建立牛肉加工廠就是看重了夏南牛的牛肉品質和存欄數量,用夏南牛肉生產的牛肉干等系列產品一經投放市場,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產品供不應求。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肉食結構由傳統以消費豬肉為主的習慣已經向牛、羊、禽等多種畜禽肉共同消費轉變;同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牛作為傳統農業的主要動力已經被機械化所取代,養牛由役用型自然轉變為肉用型。而我國一直以來沒有自己的肉用牛品種,因此,我國自己培育而成的第一個肉用品種夏南牛,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影響

填補空白

夏南牛的育成填補了中國沒有自己肉牛品種的空白 。肉牛品種問題是制約中國肉牛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這是中國牛界專家早在 80 年代初期就已認識到,並致力解決的問題。為此,全國各地方良種黃牛主產區,各級肉牛科研機構,相繼開展了地方牛的本品種肉用品系選育,引進外來肉牛品種實施雜交育種等肉牛新品種培育工作,並取得了一定進展。歷時 21 年培育成功的肉用牛品種——夏南牛, 2007 年通過國審時,其它地方牛的肉用新品系、新品種選育還均未達到目的。因此,夏南牛成了中國第一個專用肉牛品種。夏南牛的誕生結束了中國沒有自己肉牛品種的歷史,也為世界肉牛品種增添了新的一員。夏南牛的育成,在中國肉牛育種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開創先河

夏南牛育種是根據當地母牛散養為主,民眾自有的肉牛生產實際,巧妙地運用雜交創新、橫交固定和自群繁育三階段、開放式育種方法,探索出了根據血統、外貌、體重等方面進行綜合選擇,以體重為主選目標,同時考慮早熟性,群選群育中不同育種階段同步進行、交叉互補的育種新技術,打破了肉牛育種只能在封閉場區進行的外國模式,開創了我國利用農戶分散飼養母牛進行開放式肉牛育種的先河,為我國利用地方牛種資源培育肉牛新品種開了頭,樹立了典範。

總結經驗

夏南牛培育中採用的技術路線,形成的省、縣、鄉改良站為主導,群選群育的育種體制,是當代中國肉牛育種方式的成功範例。夏南牛育種技術路線是根據育種目標需要,民眾認可程度而調整確定,因此符合國情、民情,得到社會各界支持。該體制要素是:有專門、穩定的育種組織機構和技術人員隊伍;省、縣兩級業務主管部門提供育種資金保證;採取綜合措施穩定農村的優秀母牛群;科研院所和肉牛育種專家參與、指導。夏南牛的培育成功,為我國役用牛向肉用方向選種選育,培育適應我國國情和生產力水平的優良肉用牛品種提供了成功經驗,將在全國掀起肉牛育種高潮,促使中國肉牛育種工作進入一個快速、高效的全新時代。

推動發展

據市場調查,每頭 6 月齡牛犢比同齡、同性別當地牛市場銷價高 600 元以上,周歲牛高出 1000 元以上。一頭優質商品夏南牛售價可達萬元,一頭 12 月齡種用公牛售價可達 1.5-2 萬元。飼養夏南牛能夠顯著提高農民養牛、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將加快夏南牛在我國肉牛產業中的推廣、利用步伐,發揮國產品種低成本、高產出作用,推動我國肉牛產業化發展。

總結技術

21 年育種實踐,總結出了母牛體況控制、選種選配、犢牛補飼、低精料日糧配方、肉牛直線育肥、短期快速育肥等適合農村粗放飼養管理條件的肉牛飼養管理技術及規範。該技術的推廣套用,將顯著提高我國肉牛經濟中的科技貢獻率,提升肉牛業生產水平。

經濟效益

夏南牛培育的 21 年中,項目累計新增農戶收入、人工授精收益等直接經濟效益 5.70 億元;通過節約種公牛引種、飼養費用,推廣技術增效,節約種植業化肥成本等增加社會效益 11.2 億元,並且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