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陽曲·別朱簾秀

《壽陽曲·別朱簾秀》是元曲作家盧摯創作的一首散曲。這是一支寫離愁別恨的小令,它以強烈而真實的感情,抒發依依話別那一剎那間的黯然銷魂的高潮,感人至深。

作品原文

雙調】壽陽曲
別朱簾秀
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捨。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早:在詞句中往往有“已經”的意思。
⑵間別:離別,分手。
⑶痛煞煞:非常痛苦的樣子。
⑷將:語氣助詞。
⑸春:春光,美好的時光。一語雙關,亦暗指朱簾秀。

作品譯文

才享受相逢的喜悅,早已又面臨著別離。我心裡是那樣的悲痛,實在是放不下你。畫船載走了你,也把春天一同載去。只留下一灘月影,在江面近處晃漾不已。

創作背景

朱簾秀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女演員,《青樓集》中說她“雜劇為當今獨唱獨步”。當時的文人如關漢卿、盧摯、馮子振等人都與她有交往,除盧摯此首外,關漢卿有《一枝花·贈朱簾秀》之作。據盧摯此曲推測,他們倆分明有一段情緣,但最終還是分手了。可能是因為雙方的社會地位相差懸殊,感情得不到社會的承認,於是含恨而別。“痛煞煞好難割捨”一句便透出了此中訊息。朱簾秀亦作一曲《壽陽曲·答盧疏齋》作答。

作品鑑賞

“才”字極言歡悅之短促,“早”字極言離別之驟然,兩句合在一起,正是古人所說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從歡樂的相會遽然跌入無情的分離,作者“割捨”時的痛苦心情就可想而知了。“痛煞煞”用口語,越是平易不加修飾,越見出感情的真摯。“好難割捨”四字,雖無人物形態、語言上的具體描寫,卻將兩情依依、久駐難分的一幕,完整地反映了出來。詩詞在這種情況下要把語言加工整形一番,不能熱辣辣直訴肺腑,而這就是散曲的優勢所在了。
作者在《蟾宮曲·醉贈樂府珠簾秀》中有句云:“系行舟誰遣卿卿。”可知當初朱簾秀是乘著船來到此地的。如今,儘管難分難捨,她終於還是再一次跨上了行舟,船兒也終究離開了江岸。作者不忘敘出那是一隻“畫船”,因為只有這樣的船隻才能配合美人的風韻。“畫船兒”是美的,可惜卻越離越遠了,而且作者覺得它載走了生活中的美,載走了希望,載走了春天。末句“空留下半江明月”,進一步從眼下的留存來襯出失落的慘重。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許渾謝亭送別》:“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都是在離人遠去的失落之後,藉以眼前的景語,且都帶有象徵的意味。本曲也是一樣,作者舉目四望,只留下了江上冷清清的月影,在近處的波面上瑟瑟晃漾。“半江明月”除了孤寂感外,還有一種殘缺感,它正是作者送別朱簾秀後的殘破心靈的反照。

作者簡介

盧摯,元代文學家。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縣)人,後世居河南。初為元世祖侍從,後累官至翰林學士。散曲與姚燧比肩,人稱“姚盧”。今有李修生《盧疏齋集輯存》。現存小令一百二十一首。盧摯是元前期作家中保存小令最多的一位,其作品題材廣泛,有詠史懷古、言情詠物、寫景抒懷等各類作品。風格較為雅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