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中學

壽光中學

壽光中學是1924年由壽光縣知事鄒允中創辦,初名壽光縣立初級中學;1941年,壽光縣立初級中學被舊山東省府命名為“山東省第十五聯合中學”;1946年因避戰亂南遷紀台,並改校名為山東省立壽光初級中學;1951年7月被省教育廳正式命名為“山東省壽光中學”,1956年8月更名為“壽光第一中學”,1978年1月,又易名“壽光三中”,1995年5月,經壽光編制委員會和濰坊市教委批准,復名壽光中學。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壽光縣立初級中學時期

1924年,縣知事鄒允中、教育局長劉子久創辦。

1929年,亂軍騷擾,學校停辦;秋季復學。

1938年春,學校再次因戰亂停辦。

1939年春,在李家南邵復校,6月因日寇騷擾停辦。

1940年春,在賈莊、東斟灌復校。

山東省立第十五聯合中學時期

1941年夏,升格為山東省立第十五聯合中學。

1943年,始招高中、師範班。

1945年8月14日,遷縣境南部辦學。

山東省立壽光初級中學時期

1946年秋,在青邱村收容十五聯中部分師生成立。

1947年春,遷昌樂北關;秋,遷紀台中心國民學校。

1948年3月,部分師生分散到濟南、青島等地。

1949年,濟南、青島等地師生300餘人遷台。

山東省壽光中學時期

1951年4月,籌劃復校,9月15日在文廟開學上課。命名山東省壽光中學。

1953年8月,與壽南中學合併,遷校十五聯中舊址。

1955年8月,復招高中生。

山東省壽光第一中學時期

1956年8月,更名為山東省壽光第一中學。

1969年,下放公社,同時也稱壽光縣寒橋公社中學。

壽光縣(市)第三中學時期

1978年1月,更名為壽光縣第三中學。

壽光中學時期

1995年,恢復壽光中學校名。

辦學條件

壽光中學西傍彌河,南臨北環路,占地面積300畝(含2005年新征學校擴建用地158畝),已有校舍建築面積50000多平方米,教職工269人,6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553人。壽光中學坐落在壽光市東5公里的古鎮寒橋,右臨風光旖旎的彌河公園,前臨著名的中華牡丹園,西傍彌河,南臨北環路,占地面積300畝(含2005年新征學校擴建用地158畝),已有校舍建築面積50000多平方米。

2004年8月,原壽光市第四中學整體合入。在此背景下,於2005年1月開始啟動校園南擴工程。整體規劃從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的辦學理念和構建人文校園的教育思想出發,從南向北依次劃分為運動區、教學區和生活區。包括2座教學樓、1座綜合辦公樓、6000座餐廳和3座教師公寓樓,樓房總建築面積37600多平方米以及400米高標準塑膠田徑運動場和籃、排球場地的擴建工程現已完成。一所運動、教學、生活三區區劃合理,教學、辦公、住宿、就餐條件一流,能輕鬆滿足100個教學班5400名學生需要的高標準、人性化、歷史底蘊與時代氣息相輔相成的現代化高中已經建成。

辦學成果

壽光中學 壽光中學
新世紀以來是學校發展跨越的最輝煌時期:在治校方略上加強了內涵發展與師生潛能的調動和挖掘,落實了“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為學生髮展奠基,對學生未來負責”的辦學理念,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宗旨,樹立“以規範管理求教育質量,以教育質量求社會效益,以社會效益求學校發展”的興校之路,倡導 “明理、嚴格、激勵、疏導”的教育思想,落實“親情教育,和諧管理,全面育人”的管理理念。一手抓教育質量,一手抓學校發展,各方面工作都實現了大跨越。

壽光中學已創建為省級規範化學校,濰坊市重點高中、鴻啟獎學金先進單位、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公民道德建設示範點,是全國、省、市多個重點教育實驗課題的重點實驗基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棟樑之才。

辦學理念

共同願景:大美幸福校園

核心價值觀: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為學生髮展奠基,對學生未來負責

校訓:真朴和樂

校風:明理、嚴格、激勵、疏導

教風:誨人不倦

學風:學而不厭

培養目標:具有團隊精神的未來人才

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

李雲峰1924~1929

孟慶光1929~1930

趙傳業1930~1931

楊緒吉1931~1932

何立賢1932~1933

趙漸逵1933~1935

徐新周1935~1935

王永福1935~1937

國憶山1939

劉和亭1940~1942

任伯起1942~1945

田玉美1946~1949

林一生1951~1956(副校長主持工作)

林一生1957~1961

梁鍵1962~1965

何茂誠1965~1969

張啟周1970~1975

崔錫慶1975~1977

馬輝之1978~1980

張炳之1980~1984

杜立之1984~1993

王英華1993~2000

李玉明2000~2001

楊樹禮2001~2003

張新華2003~2010

趙玉峰2010~2015

黃本東2015~

歷屆黨總支書記

褚景塘1930~1931

李傑1931~?

林一生1951~1961

王好孟1962~1964

何茂誠1965~1966

張啟周1971~1975

崔錫慶1975~1977

馬輝之1978~1980

張炳之1980~1989

杜立之1989~1993

王英華1993~2000

李玉明2000~2001

楊樹禮2001~2003

張新華2003~2010

趙玉峰2010~2015

黃本東2015~

現任校長

壽光中學 壽光中學

黃本東,男,生於1965年8月,壽光市紀台鎮人,大學本科畢業、教育管理碩士結業。1985年7月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山東省壽光師範學校物理教師、教導處副主任、政教處副主任,壽光市教育局團委書記、體衛藝科科長,壽光一中副校長、黨委書記,壽光市聖都中學校長,2015年10月任壽光中學校長。曾先後榮獲壽光市優秀教師、壽光十大傑出青年、濰坊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有多部著作和多篇論文出版、發表。

擔任壽光中學校長以來,他謀求壽光中學的發展,立足長遠,殫精竭慮,根據壽光中學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的“八項工程”,即“文化提升工程、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全面育人提升工程、科研興校工程、教師專業發展工程、數位化校園工程、特色學校創建工程、教師安居工程”,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帶領壽光中學人走上了日新月異的發展道路。

黃校長重視學校傳統歷史文化與現代教育理念的結合,在治校方略上重視師生潛能的調動和挖掘,全力推行“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為學生髮展奠基,對學生未來負責”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宗旨。強化了“以人為本,立德為先,以文化人”的教育模式,深挖學校歷史遺產,重新確立辦學理念,復原經典建築,使壽光中學文化從物質到精神層面都實現了傳承和延續;落實了“親情教育、和諧管理,全面育人”的管理模式,創造性地開展學生自治,形成了學生“自主管理”機制;創新了科研興校模式,針對新高考形勢的變革,加強了大學科組的建設,試水選課走班制度,開設了生涯規劃、傳統文化等校本課程;推進了“在使用中培養,在實踐中提高”的師資培養措施,鼓勵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了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

校友名人

建校90多年來,壽光中學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他們遍布全國,翼乎海外,為祖國的繁榮和世界的和平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其中不少人成了省市領導、共和國將軍、駐外使者、文學家、藝術家,尤其是有些從壽光中學走出去的學子經過刻苦鑽研不懈努力,登上了科學的巔峰,成為了科學界的泰斗,讓我校全體師生倍感榮幸、倍感自豪!

畢業生賈福湘,在海洋脊椎動物幼蟲學領域內,被公認為是加拿大首屈一指、世界名列前五的尖端科學家;

原外交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石磊教授;

台灣著名學者李瞻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商業企業管理學家─夏光仁教授;

南開大學優秀教師張漢如教授;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兼北京大學希臘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清華大學研究生導師張緒山教授;

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清華大學研究生導師郭遜教授;

海軍少將、原海軍潛艇學院副院長劉象生將軍;

海軍少將、兵器研究專家王樹宗將軍;

空軍少將、濟南軍區空軍原副司令員王全博將軍;

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飛彈專家肖龍旭將軍等,

以上皆是從壽光中學升起的明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