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斷腕[成語]

壯士斷腕[成語]

壯士斷腕(拼音:zhuàng shì duàn wàn)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機立斷,不可遲疑、姑息。出自唐·竇皐《述書賦下》:“君子棄瑕以拔才,壯士斷腕以全質”。壯士斷腕常與英雄自戕連用,用來比喻壯士英豪的男兒氣概和他們的悲壯命運。

基本信息

成語示例

高陽《胡雪岩全傳·煙消雲散》:“有句話叫做‘~’,我只有自己斬掉一條膀子,人雖殘廢,性命可保。”

詞語分開解釋: 壯士 : 1.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 2.體健力大者。 3.指武士裝束的人。 4.太平天國取試武士分為一﹑二﹑三三甲,第三甲若干名稱為壯士,相當於清制的進士,職同軍帥。

斷腕 : 1.截斷手腕。

相關詞句

英雄自戕

自戕 (zì qiānɡ)

①自殺:丞相總統大軍,豈可自戕?

②自己損害自己的身體:你這樣不吃不喝,身體搞成這模樣,不是自戕嗎?

明 沈德符 《野獲編·果報·冤報》:“﹝丁﹞與其儕歡飲於舟中,忽作異方語,瞪目改容,切齒恨罵,將自戕,眾皆怪問,則曰:‘我實盜也。’” 清 陳夢雷 《擬古妾薄命》詩:“昔有秋胡妻,心乖寧自戕。”《紅樓夢》第九十回:“卻說黛玉自立意自戕之後,漸漸不支,一日竟至絕粒。” 陳毅 《送人赴泰州談判抗日合作》詩:“憑君寄語強梁輩,摩擦自戕慎厥初。”

兩個詞經常連用:壯士斷腕,英雄自戕,用來比喻壯士英豪的男兒氣概和他們的悲壯命運。

當然了南派三叔的《藏海花》中也有“十六七歲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作壯士斷腕,他們努力了那么長時間,臨門一腳了,肯定是不肯放棄的。”

歷史典故

立雪斷臂

傳說達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後,在南京講經說法的神光,歷盡千辛萬苦,想方設法,終於渡過長江,追趕達摩到少林。

神光到少林寺以後,一心一意拜達摩為師,向達摩求教。達摩在南京雨花台和神光會見時,神光傲氣十足,極不謙虛。現在神光提出向達摩求教,達摩不知他有無誠心,便婉言拒絕。神光並不灰心喪氣,仍步步緊跟達摩。達摩在洞裡面面壁坐禪,神光合十,侍立其後,精心照料,形影不離。神光跟隨達摩九年之久,對禪師的一舉一動,真是心悅誠服。達摩離開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動,神光也跟隨師父徒山洞回到寺院。

時值嚴冬,達摩在後院達摩亭坐禪,神光依舊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夜晚入定以後,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壓了下來,不一會兒,積雪逾尺。這時,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渾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層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雙手合十,兀立不動,虔誠地站在雪窯里。

第二天一早,達摩開定了,他走到門口一看,神光在雪地里站著。達摩問道:"你站在這裡乾什麼"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達摩沉思片刻說:"要我給你傳法,除非天降紅雪。"神光解意,他意識到這是聖僧指點他禪悟的決奧,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聽:"咔嚓"一聲,一隻凍僵了的胳膊落在地上,鮮血飛濺,染紅了地下的積雪和神光的衣衫。誰知道虔誠的刀聲穿雲投霧,飛報西天,驚動佛祖如來,隨手脫下袈裟,拋向東土。霎時,整個少林,紅光籠罩秀彩霞四射,鵝毛似的大雪片被鮮血映得彤紅,紛揚而來。神光放下手裡的戒刀,彎腰拿起鮮血淋漓的左臂,圍繞達摩亭轉了一圈,仍待立於紅雪之中,亭周圍的積雪也被染成紅的。

此情此景,達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為了向他求教,長期待立身後,今又立雪斷臂,原來的驕傲自滿情緒已經克服,信仰禪宗態度虔誠。達摩逐傳衣缽,法器予神光,並取法名:"慧可"慧可斷臂以後,表現出高度的剛毅,他忍受著劇烈的傷痛,雙膝脆在雪窯里,用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頂禮拜謝而退。從此,慧可就接替了達摩。成為少林寺禪宗的第二代,稱之為"二祖"為了紀念二祖立雪斷臂,寺僧們將"達摩亭"改為"立雪亭"。清乾隆皇帝瞻游中嶽時,對"立雪斷臂"的故事頗有感觸,遂揮毫撰寫"雪印心珠"匾一塊,懸掛於立雪亭佛龕上方,以戒後生:佛業來之不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