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基變形

壩基變形主要是由於岩土體中的孔隙或裂隙被壓縮所致。除軟弱或具有碎裂結構的岩體外,壩基岩體的沉陷量一般很小,而且都在其彈性限度以內,所以影響不大。

壩基變形

正文

壩基岩土體在壩體自重和各種荷載組合作用下產生的垂直和水平變位及角變位。其中垂直變位即沉陷最常發生,主要是由於岩土體中的孔隙或裂隙被壓縮所致。除軟弱或具有碎裂結構的岩體外,壩基岩體的沉陷量一般很小,而且都在其彈性限度以內,所以影響不大。但由於建在岩基上的混凝土壩大多數具有較大的剛性,對不均勻沉陷非常敏感。特別是拱壩,壩基或壩肩範圍內岩體變形的局部差異,都可能改變壩體應力條件,而最終導致壩的整體破壞。
壩基岩體的不均勻沉陷往往由於岩體中存在下列不利地質因素引起:①由於岩相變化、岩漿岩侵入或斷層錯動引起的岩性突變或岩體本身的不均勻性;②岩體的不均勻風化,如局部的深風化槽、風化囊和風化夾層的存在;③卸荷裂隙發育的不均一性;④存在斷層或剪下破碎帶;⑤層理、節理或劈理髮育帶或產狀的局部變化;⑥岩溶洞穴的存在;⑦存在可能發生機械或化學管涌的岩層或夾層等。
反映岩土體變形特性的物理參數是變形模量和泊桑比。一般新鮮、完整的堅硬岩石構成的岩體的變形模量在10000MPa以上,而軟弱岩體則大多在2000MPa以下,第四紀沉積物組成的地基的變形模量一般自數十到數兆帕之間變化。因此,對後兩類地基,特別是軟粘土地基的沉陷變形問題不容忽視。設計時需要進行沉陷計算,並將壩基沉陷量限制在允許範圍以內。評價時,首先要求查明壩基的地質條件,進行壩基岩土體的工程地質分類,選擇代表性地點進行原位岩體變形試驗或取原狀樣進行土的室內壓縮試驗。然後,結合岩土體結構特點,分別給出各類岩土體變形特性綜合指標。對大的斷層破碎帶,也應作為單獨的岩體類型,直接測定其變形模量。
參考書目
 天津大學主編:《水利工程地質》,水利電力出版社,北京,1979。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