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

壁立千仞

壁立千仞(英文:rise steeply),成語,意思是形容岩石高聳。出自晉·張載《劍閣銘》: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日劍閣,壁立千仞。《水經·河水注》:其山惟石,壁立千仞,臨之目眩。舉例造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基本信息

釋義

壁立千仞壁立千仞
形容岩石高聳,及堅定不移。
壁立:(山崖等)像牆壁一樣陡立:壁立千仞\壁立的山峰。千仞: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

出處

晉·張載劍閣銘》:“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日劍閣,壁立千仞。”《水經·河水注》:“其山惟石,壁立千仞,臨之目眩。” 南朝·宋郭仲產《仇池記》:“仇池百頃,周回九千四十步,天形四方,壁立千仞,自然樓櫓卻敵,分置調均,竦起數丈,有逾人功。”(《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第七十六》“居於河池,一名仇池,方百傾,四面斗絕”章懷太子李賢注引。

示例

壁立千仞壁立千仞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林則徐在160多年前自撰並懸於政事堂的一幅楹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語道破了福州的城市精神,“有容乃大”才是整句的精粹,其中的"容"字,含有"包容"、"寬容"、"容納"和"容量"的意思,既可表達了包容和吸納天下人才,寬容和學習各種先進文化的城市風格,也能倡導容納世界的宏大氣量和向外開拓的進取精神。只有將"有容"作為福州城市精神來弘揚,才能使這個城市未來能夠躋身於中國城市"大"之行列。

用法

作定語、狀語;指山勢陡峭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意指懸崖絕壁能夠直立千丈,是因為它沒有過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傾倒,教育人們要放棄無謂的享樂欲,修身養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林則徐查禁鴉片時期,在自己的府衙寫的一幅對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意指海之所以浩瀚無邊,是因為其容納一切河流之水,用來比喻一個人要想氣度、胸懷寬廣,就要不僅寬容別人,還要不斷的吸取不同的知識。簡單說就是勸戒人們要有寬廣的胸懷,不要懷著狹隘的私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