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料工業用檢驗方法與儀器大全

塗料工業用檢驗方法與儀器大全將從不同渠道收集的塗料常規檢驗和防腐蝕塗料、建築塗料、木器塗料、汽車塗料、船舶塗料、鐵道塗料、航空塗料、預塗卷材塗料、粉末塗料、防火塗料、絕緣塗料、電泳塗料、道路標線塗料、地坪塗料、氟樹脂塗料、塑膠塗料共17種塗料的特殊性能檢驗方法和應達到的指標匯於全書,便於工程技術人員和檢驗人員對照使用。

書名:塗料工業用檢驗方法與儀器大全
圖書編號:2431763
出版社:7-122
定價:75.0
ISBN:712200531
作者:虞瑩瑩
出版日期:2007-07-01
版次:
開本:16開
簡介:
塗料在研發、生產和塗裝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性能的檢驗。本書將從不同渠道收集的塗料常規檢驗和防腐蝕塗料、建築塗料、木器塗料、汽車塗料、船舶塗料、鐵道塗料、航空塗料、預塗卷材塗料、粉末塗料、防火塗料、絕緣塗料電泳塗料道路標線塗料、地坪塗料、氟樹脂塗料、塑膠塗料共17種塗料的特殊性能檢驗方法和應達到的指標匯於全書,便於工程技術人員和檢驗人員對照使用。
本書可供塗料生產企業、塗料使用單位、塗裝施工部門、儀器生產廠、科研院校等從事塗料有關工作的質檢人員、質量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第一章塗料的常規檢驗/1
第一節塗料液態性能檢測1
一、塗料產品的取樣1
二、透明度4
(一)目測法4
(二)儀器法6
三、顏色8
(一)鐵鈷比色法8
(二)羅維朋比色法10
(三)加氏比色法11
(四)鉑鈷比色法13
(五)碘液比色法15
四、密度16
五、物質量17
六、細度18
七、流出杯黏度20
(一)塗?1杯法20
(二)塗?4杯法21
(三)ISO杯法23
八、落球法黏度26
(一)垂直式落球測定法26
(二)偏心式落球測定法27
九、氣泡法黏度28
(一)加氏管法28
(二)ASTM管法30
十、不揮發分含量31
(一) 重量法31
(二) 容量法33
第二節塗料施工性能檢測35
一、塗膜的製備35
二、乾燥時間40
(一)表乾測定法40
(二)實幹測定法40
(三)儀器測定法42
三、遮蓋力43
(一)單位面積質量法43
(二)反射率對比法45
(三)最小濕膜厚度法46
四 、使用量測定法47
(一) 刷塗法47
(二) 噴塗法47
五、 施工性48
六、 打磨性52
七、流平性53
八、 流掛性54
九、 閃點55
十、 貯存穩定性58
十一、濕膜厚度60
(一)輪規60
(二)梳規61
(三)芬德(Pfund)濕膜計61
十二、乾膜厚度62
(一)磁性法62
(二)機械測量法63
(三) 顯微鏡法65
十三、塗布率的測定66
十四、孔隙率68
(一) 濕海綿試驗法68
(二) 柱狀刷試驗法68
第三節塗膜光學性能檢測69
一、漆膜外觀69
二、鏡面光澤70
三、顏色71
(一) 目測法71
(二)儀器法72
四、白度73
第四節塗膜力學性能檢測74
一、擺桿硬度74
(一)雙擺法74
(二) 復擺法76
二、鉛筆硬度78
(一)儀器法79
(二)手動法80
三、劃痕硬度80
四、壓痕硬度81
五、耐衝擊性83
六、柔韌性86
(一)軸棒測定器檢測法86
(二)圓柱軸彎曲試驗儀檢測法86
(三) 圓錐軸彎曲試驗儀檢測法87
七、劃圈法附著力88
八、 劃格法附著力89
九、拉開法附著力91
十、耐磨性95
(一)落砂法95
(二)橡膠砂輪法96
第五節塗膜耐性檢測97
一、 耐水性97
(一)常溫浸水試驗法97
(二)浸沸水試驗法98
(三)加速耐水試驗法98
(四)水霧試驗法99
二、耐鹽水性99
(一)常溫耐鹽水法100
(二)加溫耐鹽水法100
三、耐酸、鹼性101
(一)浸泡法101
(二)吸收性介質法102
(三)點滴法102
四、耐溶劑性103
五、耐熱性103
六、耐濕熱性104
(一)恆溫恆濕法104
(二)連續冷凝法106
七、耐鹽霧性107
八、耐黴菌性110
(一)培養皿法110
(二)局部法112
九、人工加速老化試驗113
十、天然曝曬試驗115
參考文獻118第二章防腐蝕塗料的檢驗/119
第一節防腐蝕塗料液態性能檢測119
一、在容器中的狀態119
二、細度測定119
三、黏度測定119
(一)流出杯黏度119
(二)浸入型黏度120
(三)旋轉法黏度121
四、固體含量測定122
五、密度測定122
六、TI值122
第二節防腐蝕塗料施工性能檢測123
一、施工性測定123
(一)刷塗法123
(二)噴塗法123
二、與下道漆的配套性124
三、對面漆的適應性124
四、塗裝間隔124
五、混合性測定125
六、適用期測定125
七、塗布率測定126
八、乾燥時間測定126
(一)表乾、實幹測定法126
(二) 八級乾燥時間測定法126
(三)溶劑擦拭法127
九、遮蓋力測定127
十、流平性測定127
十一、流掛性測定128
(一)儀器法128
(二)刮塗法128
(三)噴塗法128
十二、貯存穩定性129
第三節防腐蝕塗料塗膜性能檢測130
一、漆膜外觀130
二、光澤測定130
三、顏色測定130
(一)標準色卡法130
(二)標準樣板法130
(三)儀器測定法130
四、硬度試驗131
五、耐衝擊性131
六、耐彎曲性131
七、附著力試驗131
(一)劃圈法附著力131
(二)劃格法附著力131
(三)拉開法附著力131
(四)扭開法附著力131
(五)交叉切痕法132
八、層間附著力133
九、杯突試驗134
十、耐磨性135
第四節防腐蝕塗料各種耐性檢測135
一、耐鹽水性135
二、耐醇性135
三、耐酸、鹼性136
四、耐油性136
五、耐硝基漆性136
六、耐化工氣體137
七、耐水汽滲透性138
(一)濕杯法138
(二)乾杯法139
八、耐濕熱性139
(一)恆溫恆濕試驗139
(二)浸漬、乾燥、濕熱組合試驗139
九、耐鹽霧性140
(一)中性鹽霧試驗140
(二)循環鹽霧/乾燥試驗140
(三)二氧化硫鹽霧試驗140
十、絲狀腐蝕試驗141
十一、冷熱交替試驗142
十二、耐候性143
參考文獻143
第三章船舶塗料的檢驗/144
第一節船舶塗料常規性能檢測144
第二節船舶塗料專用性能檢測144
一、耐鹽水性144
二、耐溶劑性145
(一)擦拭法145
(二)浸泡法146
三、耐洗滌劑性146
四、耐油性147
五、耐電位性148
六、耐划水性149
七、甲板漆的防滑性150
(一)平面滑動法150
(二)傾角法151
八、防鏽漆陰極剝離性152
九、防污性153
(一)淺海浸泡法153
(二)動態試驗法155
十、銅離子滲出率156
(一)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鈉法156
(二)原子吸收光譜法158
十一、有機錫滲出率161
(一)雙硫腙二苯硫巴腙)法161
(二)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163
十二、防污漆降阻性能166
十三、塗膜溶出水的測定167
十四、層間附著力168
(一)浸漬試驗168
(二)甩水法168
(三)衝擊法168
十五、耐鹽霧性169
十六、耐候性169
(一)亞濕熱帶氣候曝曬169
(二)海洋性氣候曝曬170
十七、修補性能測定170
參考文獻172
第四章汽車塗料的檢驗/173
第一節汽車塗料液態性能檢測173
一、容器中的狀態173
二、細度測定173
三、黏度測定173
四、固體含量測定173
五、遮蓋力測定174
六、抗流掛性測定174
七、密度測定174
第二節汽車塗料施工性能檢測174
一、貯存穩定性測定174
二、閃點測定174
三、乾燥時間測定174
四、打磨性試驗174
第三節汽車塗料塗膜性能檢測174
一、 漆膜的製備174
二、 顏色及外觀測定175
三、 漆膜厚度測定175
四、 耐硝基漆性175
五、 硬度測定175
六、 光澤測定175
七、 附著力測定175
八、 柔韌性測定176
九、 耐衝擊性試驗176
十、 杯突試驗176
十一、抗石擊性試驗176
(一)多碰撞試驗176
(二)用定向碰撞體進行的單一碰撞
試驗180
十二、耐劃傷性試驗182
(一)刷子摩擦法182
(二)實驗室模擬洗車法183
十三、鮮映性試驗185
(一)目測法185
(二)儀器法A185
(三)儀器法B186
(四)儀器法C188
十四、霧影試驗189
十五、耐熱性試驗191
十六、耐濕熱試驗191
十七、耐水性試驗191
十八、耐酸、鹼性試驗191
十九、耐汽油性試驗191
二十、耐溫變性試驗192
二十一、耐酸雨性試驗193
二十二、耐人工加速老化試驗193
二十三、天然曝曬試驗193
二十四、耐鹽霧試驗193
二十五、循環腐蝕試驗194
二十六、汽車塗層的短期車載曝露
試驗195
參考文獻196
第五章鐵道塗料的檢驗/197
第一節鐵道塗料液態和成膜性能檢測197
一、在容器中的狀態197
二、膩子外觀197
三、篩余物197
四、膠化時間198
五、稠度198
六、塗刮性199
七、打磨性199
八、漆膜顏色及外觀199
九、流出時間199
十、細度200
十一、旋轉黏度200
十二、不揮發物含量200
十三、閃點200
十四、遮蓋力200
十五、雙組分塗料適用期200
十六、塗料適用期201
十七、乾燥時間201
十八、厚塗性201
十九、施工性能202
二十、貯存穩定性202
第二節鐵道塗料力學性能檢測202
一、柔韌性202
二、附著力202
(一)劃格法202
(二)拉開法202
三、耐衝擊性203
四、杯突203
五、光澤203
六、擺桿硬度203
七、鉛筆硬度203
八、配套性204
(一)底漆配套性檢驗204
(二)中間漆、面漆配套性檢驗204
九、耐磨性204
第三節鐵道塗料耐性檢測204
一、耐水性204
二、耐鹽水204
三、耐濕熱性204
四、耐汽油性204
五、耐酸、鹼性205
(一)點滴法205
(二)浸泡法205
六、耐鹽霧性205
七、耐熱性205
八、耐低溫衝擊性試驗206
九、耐冷熱交替試驗206
十、耐人工老化性206
參考文獻206第六章航空塗料的檢驗/207
第一節航空塗料液態性能檢測207
一、容器中狀態207
二、細度測定207
三、黏度測定208
四、固體含量測定208
五、酸值測定208
六、遮蓋力測定209
七、活化期測定209
八、混合性測定210
九、噴塗性能210
十、貯存穩定性210
第二節航空塗料塗膜性能檢測210
一、塗膜的製備210
二、漆膜外觀211
三、乾燥時間測定211
(一)表乾、實幹測定法211
(二)八級乾燥時間測定法211
四、配套性能212
五、漆膜厚度213
六、塗刷性的測定213
七、重量增加測定213
八、收縮率測定214
九、拉伸強度增加測定215
十、光澤測定216
十一、顏色測定216
十二、硬度測定216
十三、耐衝擊性216
十四、柔韌性217
十五、耐膠帶性218
十六、刮痕附著力218
第三節航空塗料各種耐性檢測219
一、耐水性219
二、耐溶劑性219
三、耐液體介質性219
四、耐鹽水交替試驗220
五、耐絲狀腐蝕性221
六、耐熱性222
七、耐低溫性222
八、耐濕冷熱循環性223
九、耐高溫砂蝕試驗223
十、耐濕熱性224
十一、耐鹽霧性225
十二、耐候性225
參考文獻226第七章預塗卷材塗料的檢驗/227
第一節卷材塗料液態性能檢測227
一、在容器中狀態227
二、細度227
三、黏度227
(一)塗?4杯黏度法227
(二)蔡恩黏度計法227
四、質量固體含量228
五、體積固體含量228
第二節卷材塗料塗膜性能檢測228
一、漆膜的製備228
二、塗膜外觀230
三、塗層濕膜厚度測定230
四、塗層乾膜厚度測定230
(一)磁性測厚儀法230
(二)千分尺法230
(三)金相顯微鏡法230
(四)鑽孔破壞式顯微觀測法231
五、色差測定231
(一)目視比色法231
(二)色差儀器法231
六、鏡面光澤測定234
七、硬度測定234
(一)鉛筆硬度測定234
(二)壓痕硬度法235
八、彎曲試驗235
(一)軸彎法235
(二)T彎法236
九、耐溶劑擦拭性試驗237
(一)手工法237
(二)儀器法238
十、反向衝擊試驗239
十一、附著力測定240
(一)塗膜未經變形附著力測定240
(二)塗膜經變形後附著力測定240
十二、杯突試驗241
十三、導電性測定242
十四、耐磨性試驗242
十五、耐劃痕試驗243
(一)儀器法243
(二)手工硬幣刮擦法244
十六、耐沸水試驗244
十七、水浸試驗245
十八、耐酸、鹼試驗245
(一)浸泡法245
(二)點滴法246
十九、耐污染試驗247
二十、耐去污劑試驗248
二十一、耐中性鹽霧試驗248
二十二、耐乾熱試驗248
二十三、耐濕熱試驗249
(一)冷凝濕熱法250
(二)非冷凝濕熱法250
二十四、耐二氧化硫濕熱試驗250
二十五、耐人工老化試驗252
(一)氙燈加速老化試驗252
(二)紫外燈加速老化試驗253
二十六、大氣曝露試驗255
參考文獻257第八章粉末塗料的檢驗/258
第一節粉末塗料粉體性能的檢測258
一、外觀和狀態258
二、表觀密度258
(一)鬆散密度的測定258
(二)裝填密度的測定259
(三)壓縮度260
三、粒度和粒度分布260
四、烘烤時質量損失的測定261
五、安息角262
六、流出性262
七、流度263
八、軟化溫度264
九、膠化時間的測定264
十、熔融流動性266
(一)水平流動性266
(二)傾斜流動性267
十一、不揮發物的含量267
十二、貯存穩定性268
(一)玻璃瓶法(乾法)268
(二)敞開法(濕法)268
第二節粉末塗料塗膜性能的檢測268
一、塗膜製備268
二、塗膜顏色及外觀269
三、塗膜厚度269
四、鉛筆硬度269
五、刻痕硬度269
六、光澤(20°法、60°法、85°法)269
七、附著力(劃格試驗)270
八、柔韌性270
九、耐衝擊性270
十、杯突試驗270
十一、塗層氣孔性270
十二、抗切穿性271
十三、彎曲開裂性272
十四、電氣強度272
十五、浸水後體積電阻率273
十六、耐化學藥品性274
十七、耐溶劑蒸氣性275
十八、邊角覆蓋率275
十九、耐冷熱交變試驗276
二十、耐滲透性277
二十一、耐沸水性277
二十二、耐鹽霧性278
二十三、耐濕熱性278
二十四、耐候性278
二十五、人工老化測定278
二十六、其他性能278
參考文獻278第九章建築塗料的檢驗/279
第一節乳膠漆用乳液性能檢測279
一、乳液殘留單體的測定279
(一)直接滴定法279
(二)氣相色譜法280
二、乳液粗粒子的測定280
三、乳液粒徑的測定281
(一)光學顯微鏡法281
(二)濁度法281
四、乳液黏度的測定282
五、乳液不揮發分的測定283
六、乳液成膜性的測定284
七、乳液最低成膜溫度(MFT)
的測定284
八、乳液膜吸水率的測定285
第二節建築塗料液態性能檢測286
一、乳膠漆容器中狀態的測定286
二、乳膠漆黏度的測定286
三、乳膠漆施工性的檢測288
四、乳膠漆清潔度的測定289
五、乳膠漆酸鹼值的測定289
六、乳膠漆鈣離子穩定性的測定289
七、乳膠漆稀釋穩定性的測定290
八、乳膠漆機械穩定性的測定290
九、乳膠漆低溫穩定性的測定290
十、乳膠漆熱穩定性的測定291
十一、乳膠漆耐凍融性的測定291
十二、乳膠漆游離甲醛的測定292
十三、乳膠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
的測定293
(一)範圍及說明293
(二)測定步驟293
(三)結果表示295
(四)參照標準295
十四、乳膠漆中可溶性鉛含量的測定295
十五、乳膠漆中可溶性鎘含量的測定299
十六、乳膠漆中可溶性鉻含量的測定301
十七、乳膠漆中可溶性汞含量的測定305
第三節建築塗料塗膜性能檢測310
一、建築塗料塗層試板的製備方法310
二、 乾燥時間的測定312
三、 對比率的測定313
四、 初期乾燥抗裂性的測定314
五、 附著力的測定315
六、 耐乾擦性的測定315
七、 耐水性的測定316
八、 耐鹼性的測定316
九、 耐洗刷性的測定317
十、 可清潔性的測定318
(一)反射率法318
(二)稱量失重法319
十一、 耐沾污性的測定319
十二、 防污性的測定320
十三、 水蒸氣透過性的測定321
十四、 耐溫變性的測定322
十五、 耐候性的測定323
十六、 塗膜重金屬含量的測定323
第四節建築塗料其他專用性能檢測324
一、建築塗料骨料沉降性的測定324
二、建築塗料黏結強度的測定325
三、復層建築塗料透水性試驗327
四、拉伸強度和斷裂延伸率的測定328
五、膩子動態抗開裂性的測定329
六、膩子吸水量的測定330
七、防水塗料不透水性的測定331
八、耐霉性的測定331
九、抗藻性的測定335
參考文獻338第十章防火塗料的檢驗/339
第一節防火塗料液態性能檢測339
一、 在容器中的狀態339
二、黏度的測定339
三、細度的測定339
四、固體含量的測定339
第二節防火塗料成膜性能檢測340
一、漆膜的製備340
(一)鋼結構防火塗料340
(二)飾面型防火塗料341
二、乾燥時間的測定341
三、外觀與顏色341
四、初期乾燥抗裂性341
第三節防火塗料力學性能檢測342
一、附著力342
二、柔韌性342
三、耐衝擊性342
四、乾密度342
五、黏結強度343
六、抗壓強度344
七、抗振性344
八、抗彎性345
第四節防火塗料耐性檢測345
一、耐水性345
二、耐酸性346
三、耐鹼性346
四、耐溶劑性346
五、耐熱性346
六、耐曝熱性347
七、耐濕熱性347
八、耐冷熱循環性347
九、耐鹽霧腐蝕性348
十、耐凍融循環性348
第五節防火塗料防火性能檢測348
一、 耐燃時間349
二、 火焰傳播比值351
三、阻火性353
四、熱導率355
五、延燃能力的測定356
六、耐火性能的測定360
參考文獻361第十一章木器塗料的檢驗/362
第一節木器塗料液態性能檢測362
一、在容器中狀態362
二、細度測定362
三、不揮發物測定362
四、透明度測定362
五、顏色測定362
六、黏度測定362
第二節木器塗料施工性能檢測363
一、漆膜的製備363
(一)室內用溶劑型木器塗料363
(二)室內用水性木器塗料365
(三)紫外線(UV)固化木器漆365
二、乾燥時間367
三、固化速度367
四、塗布量367
五、施工性367
六、遮蓋率368
七、打磨性368
(一)室內用溶劑型聚氨酯木器塗料
(雙組分)368
(二)室內用水性木器塗料368
八、貯存穩定性368
九、厚度測定368
第三節木器塗料塗膜性能檢測370
一、塗膜外觀370
二、光澤測定371
三、硬度測定371
四、附著力測定371
五、耐衝擊性試驗371
(一)地板用面漆的耐衝擊試驗371
(二)家具表面漆膜耐衝擊試驗371
六、耐磨性試驗374
七、耐凍融性測定374
八、抗粘連性374
九、耐劃傷性375
十、耐水性試驗376
(一)溶劑型室內用聚氨酯木器塗料
(雙組分)376
(二)室內用水性木器塗料376
(三)紫外線(UV)固化木器漆377
十一、耐冷液測定法377
十二、耐鹼性379
(一)溶劑型室內用聚氨酯木器塗料
(雙組分)379
(二)室內用水性木器塗料379
十三、耐醇性379
(一)溶劑型室內用聚氨酯木器塗料
(雙組分)379
(二)室內用水性木器塗料380
(三)紫外線(UV)固化木器漆380
十四、耐污染性380
(一)溶劑型室內用聚氨酯木器塗料
(雙組分)380
(二)室內用水性木器塗料380
十五、耐濕熱性試驗380
十六、耐乾熱性試驗382
十七、耐黃變性試驗382
十八、發白試驗383
十九、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
測定383
二十、苯的測定385
二十一、甲苯、二甲苯的測定387
二十二、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TDI)的
測定387
二十三、可溶性重金屬的測定389
二十四、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的測定397
(一)單組分塗料的測定397
(二)雙組分塗料的測定400
二十五、耐冷熱溫差測定法400
參考文獻401第十二章絕緣塗料的檢驗/402
第一節繞組線絕緣漆液態性能檢測402
一、黏度的測定402
二、固體含量的測定402
第二節繞組線絕緣漆力學性能檢測403
一、伸長率403
二、回彈性404
三、附著性和柔韌性406
四、耐刮409
第三節繞組線絕緣漆耐熱性能檢測410
一、熱衝擊性測定410
二、軟化擊穿411
三、失重412
第四節繞組線絕緣漆耐化學品檢測412
一、耐溶劑性412
二、耐冷凍劑413
三、固化度測定415
四、直焊性415
第五節繞組線絕緣漆電氣性能檢測416
一、電阻416
二、擊穿電壓416
三、漆膜連續性419
四、介質損耗係數421
第六節有溶劑絕緣漆液態性能檢測422
一、漆液外觀422
二、黏度422
三、固體含量422
四、 酸值422
五、 稀釋能力423
六、 熱重損失423
七、 乾燥時間424
八、 厚層固化能力425
九、 漆在密閉容器中的穩定性425
十、 漆在敞口容器中的穩定性426
第七節有溶劑絕緣漆塗膜性能檢測427
一、彈性測定427
二、吸水率測定427
三、耐絕緣液體能力428
四、耐溶劑蒸氣性429
五、耐溫變性429
第八節有溶劑絕緣漆電氣性能檢測430
一、擊穿強度430
二、表面電阻和表面電阻率431
三、體積電阻和體積電阻率432
四、耐電弧性433
參考文獻434第十三章電泳塗料的檢驗/435
第一節電泳塗料原液性能檢測435
一、容器中狀態435
二、細度435
三、固體含量測定436
四、貯存穩定性436
五、密度測定437
六、溶劑含量的測定437
第二節電泳塗料槽液的性能檢測438
一、固體含量的測定439
二、pH值的測定439
三、電導率的測定440
四、毫克當量MEQ)值的測定440
五、泳透力的測定441
(一)福特盒(Ford box)法441
(二)鋼管滲入法442
(三)一汽鋼管法443
(四)4枚盒法444
(五)金屬絲試驗法445
(六)泳透池法445
(七)三聯板法446
(八)楔形板法447
(九)玻璃管法447
(十)鋼管法448
六、庫侖效率的測定449
七、灰分的測定450
八、顏基比的測定451
(一)灼燒測定法451
(二)離心法452
九、L?效果測定452
十、沉澱性測定453
(一)量筒計量法453
(二)固體分(%)計量法453
十一、再溶性測定453
十二、加熱減量測定454
十三、槽液穩定性的測定454
(一)槽液敞口攪拌穩定性測定法454
(二)加速老化條件下槽液穩定性
測定法455
十四、溶劑含量的測定455
十五、總Pb含量測定456
十六、消泡性測定458
十七、使用穩定性的測定458
十八、分極電阻測定459
十九、耐剝落性測定459
二十、沉積量測定460
二十一、篩余分的測定460
二十二、破裂電壓的測定461
(一)擊穿電壓測定法461
(二)美國PPG公司測定方法461
二十三、細菌繁殖試驗462
第三節電泳塗料漆膜性能檢測463
一、漆膜的製備463
(一)鋁及其合金底材電泳塗料漆膜的
製備463
(二)馬口鐵板或鋼板底材電泳塗料漆膜的
製備463
二、塗膜外觀464
三、厚度測定464
(一)千分尺測定464
(二)測厚儀測定465
四、光澤(60°鏡面光澤)465
五、鉛筆硬度測定465
(一)儀器法465
(二)手動法465
六、衝擊性能試驗465
七、附著力測定465
(一)劃格法465
(二)劃圈法465
八、柔韌性測定465
(一)柔韌性測定法465
(二)彎曲試驗(圓柱軸)465
九、杯突試驗466
十、乾燥性能測試法467
(一)手動法467
(二)儀器法467
十一、Gel分率測定468
十二、耐酸性試驗469
十三、耐鹼性試驗469
十四、耐濕熱試驗469
十五、耐汽油性試驗469
十六、抗石擊性470
十七、粗糙度的測定471
十八、耐鹽霧性試驗472
十九、泳透力板耐鹽霧性試驗472
二十、循環腐蝕交變試驗472
參考文獻472第十四章道路標線塗料的檢驗/473
第一節道路標線塗料液態性能檢測473
一、容器中狀態473
二、相對密度測定473
三、固體含量測定474
四、稠度測定475
五、軟化點測定475
六、施工性能測試477
七、厚度測量477
八、遮蓋力測定478
九、不粘胎乾燥時間測定478
十、加熱殘留分479
第二節道路標線塗料塗膜性能檢測480
一、塗膜外觀480
二、柔韌性480
三、附著力480
四、耐磨性480
五、耐水性481
六、耐鹼性481
七、玻璃珠撒布試驗482
八、玻璃珠牢固附著率482
九、抗壓強度483
十、標線色度性能483
(一)儀器法483
(二)標準色卡(板)法484
十一、逆反射係數測定484
十二、標線耐久性評定485
參考文獻485第十五章地坪塗料的檢驗/486
第一節地坪塗料液態及施工性能檢測486
一、在容器中狀態486
二、固體含量486
三、黏度486
四、遮蓋力486
五、適用期486
六、流動度487
七、刷塗性487
第二節地坪塗料塗膜性能檢測487
一、塗膜的製備487
二、乾燥時間490
三、塗膜外觀490
四、硬度490
(一)薄型地坪塗料面漆490
(二)厚型地坪塗料面漆490
五、耐衝擊性492
(一)薄型地坪塗料面漆492
(二)厚型地坪塗料面漆493
六、柔韌性493
七、附著力493
(一)劃格法493
(二)拉開法493
八、耐磨性493
九、耐洗刷性493
十、耐水性494
十一、耐油性494
十二、耐酸性494
十三、耐鹼性495
十四、耐鹽水性495
十五、黏結強度495
十六、抗壓強度496
參考文獻496第十六章氟樹脂塗料的檢驗/497
第一節交聯型氟樹脂塗料的液態性能
檢測497
一、容器中狀態497
二、細度測定497
三、固體含量測定497
四、溶劑可溶物氟含量的測定497
五、遮蓋力測定499
六、適用期試驗(烘烤型除外)499
第二節交聯型氟樹脂塗料的塗膜性能
檢測500
一、塗膜的製備500
(一)外牆用氟樹脂塗料500
(二)金屬表面用氟樹脂塗料501
二、塗膜外觀503
三、重塗性測定503
四、乾燥時間測定505
五、光澤測定(60°)505
六、附著力測定505
七、層間附著力505
八、鉛筆硬度測定506
九、耐衝擊性試驗506
十、耐彎曲試驗506
十一、耐酸性試驗506
十二、耐砂漿性試驗507
十三、耐鹼性試驗507
十四、耐水性試驗507
十五、耐濕冷熱循環性試驗507
十六、耐洗刷性試驗508
十七、耐污染性試驗509
十八、耐沾污性試驗509
十九、耐溶劑擦拭性試驗510
二十、耐濕熱性試驗511
二十一、耐鹽霧性試驗511
二十二、耐人工氣候老化性試驗512
第三節熱熔型氟樹脂(PVDF)塗料的
液態性能檢測512
一、容器中狀態512
二、樹脂中PVDF樹脂含量測定512
第四節熱熔型氟樹脂塗料的塗膜性能
檢測513
一、塗膜的製備513
二、塗膜外觀514
三、塗膜顏色一致性測定514
四、光澤測定(60°)514
五、鉛筆硬度測定514
六、乾附著力測定514
七、濕附著力測定514
八、沸水附著力測定514
九、耐衝擊性試驗515
十、耐磨性試驗515
十一、耐溶劑擦拭性試驗515
十二、耐鹽酸性試驗515
十三、耐砂漿性試驗515
十四、耐硝酸性試驗516
十五、耐洗滌劑性試驗516
十六、耐窗洗液性試驗517
十七、耐濕熱性試驗517
十八、耐鹽霧性試驗517
十九、耐人工氣候老化性試驗518
參考文獻518第十七章塑膠表面用塗料的檢驗/519
第一節塑膠塗料液態性能的檢測519
第二節塑膠塗料塗膜性能的檢測519
一、塗膜的製備519
二、顏色的測定519
三、光澤519
四、硬度520
五、塗膜附著力520
六、耐衝擊性520
七、耐磨性521
八、耐鹽酸性521
九、耐硝酸性521
十、耐酸、鹼性522
十一、耐醇性522
十二、耐水性522
十三、耐洗滌劑性522
十四、耐窗洗液性523
十五、耐砂漿性523
十六、耐濕性524
十七、耐冷熱循環性525
十八、耐烘烤陳化525
十九、耐黃變性526
二十、耐候性526
參考文獻527第十八章其他塗料專用性能檢測/528
一、導靜電塗料電阻率的測定528
二、防結露塗料的防結露性測定529
三、太陽熱反射塗料的反射率測定530
四、輸電線路防覆冰塗料的防冰性能
測定530
五、水輪機和水泵用塗料的耐磨性測定531
六、管道塗料的抗穿透性測定532
七、管道內壁降阻塗料耐氣壓變化性
測定533
八、工業塗料的耐酸雨性測定534
(一)點蝕法534
(二)浸潤法534
(三)組合循環法535
九、玩具漆中微量砷和銻的測定535
十、殺蟲乳膠漆殺蟎效果測定536
參考文獻537第十九章塗料行業常用檢測儀器及設備/538
第一節塗料液態及成膜性能檢驗儀器及
設備538
第二節塗料漆膜光學及力學性能檢驗
器及設備540
第三節塗料漆膜各種耐性檢驗
設備541
第四節實驗室用制漆加工設備541第二十章常用塗料檢驗方法標準/542
第一節我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42
第二節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標準546
一、ISO/TC35色漆和清漆及ISO/TC35/
SC1術語546
二、ISO/TC35/SC2顏料和體質顏料547
三、ISO/TC35/SC9色漆和清漆通用試驗
方法547
四、ISO/TC35/SC10色漆和清漆用漆基
試驗方法551
第三節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標準551
一、顏色光澤測定551
二、油漆材料化學分析552
三、塗料液態性能552
四、塗膜物理性能553
五、加速試驗554
六、微生物老化554
七、健康與安全554
八、建築塗料555
九、海洋塗料555
十、粉末塗料556
十一、路標塗料556
十二、工業防腐塗料556
十三、卷材塗料557
十四、管道塗料557
附1557
附2559附錄/560
附錄一實驗室用三級水要求560
附錄二常用單位換算表560
附錄三塗?4黏度與其他黏度對照表561
附錄四德、美、法、英四國4號杯
黏度值對照表562
附錄五不同相對濕度、環境溫度下的
露點溫度563
附錄六篩子標準563
附錄七溫度換算564
附錄八塗布面積換算表564
附錄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代號565
附錄十塗層老化評級方法56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