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區學校

塌陷區學校

塌陷區學校,也就是建在採礦塌陷區地面上的學校。根據相關部門公開,江蘇徐州市有兩所國小建在“采空地面塌陷區”,分別是銅山區柳新鎮魏莊國小和銅山區柳新鎮實驗國小。“采空塌陷區”屢屢建起學校教學樓,再次證明:治理整頓“采空塌陷區”刻不容緩。

現象

塌陷區學校塌陷區學校
2016年5月9日,江蘇徐州市國土資源局聯合相關部門舉行“防災減災日”紀念活動,公布了“徐州市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信息”。信息顯示,21個地方屬於“采空地面塌陷”,有兩所國小列入其中,分別是銅山區柳新鎮魏莊國小和銅山區柳新鎮實驗國小。而如果不是看到政府公布的這個信息,魏莊國小校長還不知道學校處於“采空地面塌陷區”。這兩所學校相關樓棟都被定為危樓而被荒置或拆除。柳新鎮實驗國小的校長稱,他並不知道學校地下的真實情況,“這些都是煤礦企業的秘密”。

事實上,有關“采空地面塌陷”的危險早有警示——銅山區所作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6-2020年)》顯示,銅山采空地面塌陷面積現狀達79.96平方公里,在平面上分為12片。其中夾河煤礦—垞城煤礦塌陷區屬於巨型塌陷,魏莊國小就屬於垞城煤礦,還要在2006、2008年修建兩座教學樓,而柳新鎮實驗國小一棟教學樓新建於2011年,早在多年前,該校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標識。

責任

塌陷區學校塌陷區學校
“采空塌陷區”建教學樓是一種責任塌陷。公辦學校的項目建設、維修改造,往往由教育主管單位的基建部門負責,理應衡量投入成本和安全隱患。在“采空塌陷區”建設教學樓,建成不久即成危樓,這便是對公共財政的無謂浪費。即便教學樓可能是籌資建設的,不存在浪費公共財政的問題,基建部門也要確保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也要為學校建設項目把好關,作好規劃,進行必要的地質勘查,也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

說到安全,在“采空塌陷區”建教學樓,更是可怕的責任塌陷——漠視學生的生命安全。據報導,一份2006年由銅山國土部門出具的資料顯示,采空地面塌陷是銅山最普遍、最嚴重的礦山地質災害。地面塌陷直接破壞地表附屬物,毀壞農田,破壞地表景觀,造成道路、橋樑、水利設施、管線等基礎設施失效,造成房屋開裂甚至倒塌,嚴重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在采空地面塌陷如此多發的地方,相關部門建設學校項目時,難道就沒有足夠的警惕意識、風險意識,沒有這些意識恐怕便是失職。

制度

塌陷區學校塌陷區學校
中國對校舍建設各個環節的監督和檢查還是很重視的。《關於建立中國小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的意見》中提出,要完善校舍安全隱患排除機制,健全校舍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即使嚴格規章在前,徐州這兩所建成就成為危房的學校,還是誕生了。這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奇異之處,還需要當地有關部門和媒體進一步披露細節。

雖然相關專家表示,不是所有採空區都不能建設,在采空地面建房,要視具體條件而定。但專家也認為,若在開採以後建,要事先評估造成塌陷的可能性大小,是否會造成建築物損壞;建築物結構也很重要,比如建築物的高度、質量等。

治理

銅山,多年來地下採煤等大中型礦山全部採用冒落式開採,即礦石采出後,採空區頂板全部垮落。當地百姓對采空塌陷多有投訴,每年雨季都有不少房屋倒塌,當地政府也不斷組織遷移。組織遷移是消極的應對辦法,像學校是就無法說遷就能遷。關停一批礦山,尋求其他綠色發展之路,不再瘋狂追求深埋於地下的“黑金”,恐怕才能治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