堺事件

23日,參與15日武裝衝突的箕浦豬之吉、西村左平次兩隊長以下計20人,來到妙國寺本堂(讀:みょうこくじほんどう)前準備自殉。 傳說此時的箕浦豬之吉發出了雷鳴般的喊叫‘法國人聽好了,我等不是為了你們這些人(西洋人)死的。 隨,箕浦豬之吉丟下短刀,右手將胃下部的腸子拽出,欲投向法國公使。

簡介

1868年2月15日,有數十名法軍士兵,乘小船從停在大阪的法國軍艦デュクプレス號(不知原文是什麼?)上來到與大阪市相鄰的堺(讀:さかい)市。當時守備堺市的是由箕浦豬之吉(讀:みのうらいのきち)和西村左平次(讀:にしむらさへいじ)任隊長的土佐藩(讀:とさはん)兵士。由於語言不通、互有敵意,當日發生武裝衝突,法軍士兵共有13人(也有說22人)死傷。
迫於壓力,明治新政府於19日答應了謝罪、賠款及將當時人處於斬刑的五個條件。
23日,參與15日武裝衝突的箕浦豬之吉、西村左平次兩隊長以下計20人,來到妙國寺本堂(讀:みょうこくじほんどう)前準備自殉。之前,每人的介錯人(讀:かいしゃくじん)都已確定好,寺里也備好了20個竹或木製的轎子,用來將眾人屍首移到寶珠院(讀:ほうじゅいん)埋葬。現場監督的有明治新政府處理外國事務的總頭兒山階宮(讀:やましなのみや)、外國事務系的伊達少將(讀:だてしょうしょう)和同東久世少將(讀:どうひがしくぜしょうしょう)和法國公使レオン・ロッシュ及他的約20名持槍衛兵。

故事

第一個被點叫出場的自然是箕浦豬之吉。箕浦身著黑羅紗和裝,右手握短刀,坐姿著地,介錯人馬場(不知讀音?)提長刀立於箕浦豬之吉背後約三尺遠。傳說此時的箕浦豬之吉發出了雷鳴般的喊叫‘法國人聽好了,我等不是為了你們這些人(西洋人)死的。是為皇國而死。今天要讓你們好好見識一下日本男子的切腹’(原話有多個版本,意譯)。話畢,反手握住短刀(不懂?可能是指虎口朝/反向刀刃而言),刺進左腹部,又經上下左右攪和,傷口逐漸擴大。隨,箕浦豬之吉丟下短刀,右手將胃下部的腸子拽出,欲投向法國公使。此刻,介錯人馬場已拔刀向箕浦的脖子砍了第一刀,淺了‘怎么回事兒,馬場君,沒有動靜兒啊?’箕浦喊道;馬場的第二刀鏇又將箕浦頸椎砍斷,‘還沒有死,再來一下!’箕浦的喊聲更大;馬場第三刀終將箕浦的頭顱砍掉。如此驚險的場面就發生在眼前,這使法國公使感到了恐懼!接下來是西村左平次、池上彌三吉、大石甚吉。。。。。。。
在第12位兵卒橋詰愛平(はしづめあいへい)出列在預備切腹的座位就座時,臉色蒼白的法國公使向他的侍衛耳語了什麼。20名持槍衛兵終於堅持不住了,他們挾裹著公使離開座位,不發一聲疾步離開這悲慘血腥的寺廟。。。。。。。!
原計畫的切腹謝罪公示大會也全部中止。
此後,這11名切腹士兵的屍首埋在了寶珠院,並立有墓碑,1938年被指定為國家歷史遺蹟。橋詰愛平在兩天后欲咬舌自盡,被搶救生還。1877年死於52歲,也一同葬在寶珠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