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名擔

堂名擔

用紫檀木和黃楊木鏤雕而成,配以玻璃蓮花彩燈的小屋子叫作堂名擔,是蘇州崑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簡介

堂名擔堂名

“堂名”是民間藝人在普及崑曲中形成的一種坐唱演出形式,由音樂演奏和崑曲清唱組成,一人身兼多職,既要唱又要演奏。堂名演奏時臨時搭起的樂輿,可以拆卸、組合。拆散後裝在箱內,方便肩挑,故稱“堂名擔”。考究的堂名擔,還裝有各色玻璃彩燈,稱為“堂名燈擔”。“堂名擔”是晚清寶和堂崑曲堂名燈擔,用紫檀木和黃楊木鏤雕而成,雙層飛檐、白玉欄桿,三面挑出蓮莖形銅梗,配以玻璃蓮花彩燈,數以百計的構件、飾物雕工十分精細。

堂名藝人以八人組台為常規,少則四人稱半堂,或六人、十人,十二人稱一堂半,最多不超過十四人。堂名演奏時要臨時搭起“堂名擔”,上置笙簫弦笛等樂器,八人分坐兩邊。主唱者、副唱者和樂隊按戲情需要再隨時調整座位。堂名擔可以拆卸、組合,拆散後裝在箱內,方便肩挑。考究的堂名擔,還裝有各色玻璃彩燈,如今蘇州崑曲博物館存有一副,可稱瑰寶。農村裡的堂名沒有堂名擔,則用兩張八仙桌拼成台面。

藝術價值

堂名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很高,是崑曲除了曲社以外更為普遍的組織形式,也是十番鑼鼓、十番吹打、江南絲竹的主體、傳承者。正是有了堂名,才有了江南豐富優雅的曲藝和音樂,堪稱“百戲之祖”、“國樂”的載體。同時,江南的道士大多能吹唱崑曲,所以有一些道士也參加到堂名的隊伍中來,如常熟的大成堂(張家道士)、太倉的景家道士、江陰的蔣家道士;或道士與堂名相互兼職,如崑山詠兒堂的夏相如,祖傳十四代皆為道士,業餘兼做堂名。這也是如今江南道教音樂帶有濃厚崑曲韻味的原因。


發展現狀

崑曲堂名燈擔模型崑曲堂名燈擔模型

據統計在上世紀,常熟有堂名班社幾十個,從業者600多人,遍布城鄉,皆為世傳,保留有不少罕見古曲抄本。到解放以後,堂名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堂名藝人大多轉業。直至80年代漸有復甦,然而由於時隔太長,大多老藝人已經去世,抄本樂器多數也在文化大革命中焚毀。歷史上常熟各堂名能演唱的崑曲折子戲多達200多出,到90年代僅有20多出,其中曲譜大多失傳,嚴重瀕危。1992年《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的編寫工作進行普查登記時,在蘇州範圍內查得十番鑼鼓曲目32首,但收入曲譜僅13首,查得十番吹打曲目110首,但收入曲譜僅46首,查得道教吹打曲目222首,收入曲譜僅156首,其餘曲譜大多已經失傳,而且收入曲譜大多還是根據1983年錄音資料整理的,收入曲譜根據傳統工尺譜翻譯。當年普查登記的藝人銳減為300名(不含道教吹打道士),當時都已達古稀之年,至今大多去世,不滿20人。堂名名存實亡,僅存的老人體衰有病,多無能力演奏,年輕一輩無人傳承,瀕臨滅絕。
前幾年,蘇州市將堂名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只有三位80多歲的老人。其中之一便是常熟市辛莊鎮的吳錦亞,吳錦亞為春和堂傳人。吳錦亞生於1929年,自幼隨父親吳旒芝學習崑曲和道教音樂,生、旦、淨、末、醜行當俱全,17歲便在常熟白茆鄉和吳縣沺涇鄉收徒20多名,隨“春和堂”在常熟、蘇州、崑山、太倉等地開展唱堂會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春和堂解散,吳錦亞在滸浦文化站從事民眾文化工作,1957年調往江蘇省崑劇團,1959年到1960年擔任蘇州地區戲校音樂班班主任,兼教管樂,1962年下放農村,吳錦亞根據經驗,將失傳的“崑劇鑼鼓”整理記錄,特別是鼓捻指法(已失傳)經其搶救,現已在蘇州地區播下種子。1990年受蘇州大學中文系聘請講授“崑曲鑼鼓”,2004年,以75歲高齡為蘇州教育學院特聘,為崑劇班傳習講授“崑劇鑼鼓”。由於吳家無後人學吹打、崑曲,已傳多代的技藝即將失傳。作為非常需要合作性的十番鑼鼓、十番吹打,由於老夥伴都已去世,已無法親身傳教,只留曲譜,相當於失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