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訓泉

基訓泉

基訓泉是古代大衛城的主要水源。 基訓泉雖然位於城牆外, 但由於距離不遠, 泉水可以順利引入城內的輸水道和11米深的井穴。 耶路撒冷的居民不必到城外取水。

基訓泉

基訓泉水供系統 基訓泉水供系統

由於耶路撒冷身處的位置,它沒有足夠的水源,只能倚靠地下貯水池和水庫。它最近的水泉基訓泉(Spring of Gihon),是在俄斐勒(Ophel)山西南的汲淪谷(Kidron Valley)中,在更南面,有另一水源,是位於汲淪谷與欣嫩子谷交界的隱羅結(Enrogel)井。

基訓泉水供系統 基訓泉水供系統

華溫(Warren)發現耶布斯人學效基色及米吉多的居民,鑿穿岩石,使成為隧道,然後將從基訓泉注進巨穴內的水引出來,使之從地底經過俄斐勒丘陵,直引進一在地下四十尺的深邃壁穴。這個水庫要用垂直的井狀通道才能進入,故此,當地居民只要隨便垂下盛器,便可取用需用的水。沿著這路雖也能夠到達堡壘,但對入侵者而言,這是一個艱巨的阻礙。而入侵的步驟是毋庸爭論的,因為從研究烏加列楔形文字,顯示“排水溝”或“井狀水道”等字乃迦南字“鉤”之意。故此,人若要進城,則靠爪鉤、梯鉤,或類似的器具。

錫安山位於耶路撒冷東部,是一座不高的山,從它掘出了一堵留有巨大罅隙的石牆,這牆可能建於大衛時代。

基訓泉是古代大衛城的主要水源 基訓泉是古代大衛城的主要水源

第二個水供系統稱為 Siloam Channel (西羅亞水道),也是源自基訓泉(Spring of Gihon),沿著谷床向南流,部分流通石頭蓋著的岩石溝,部分透過石鑿的隧道,全長約 1300尺。這條水道將水導向大衛城南部的貯水池,也作為灌溉汲淪谷里田地用的水。由於整條水道都在城外,所以只是作為和平時期使用。在主前八世紀建造的希西家水道(Hezekiah's Tunnel):為了防備亞述王西拿基立的入侵,希西家作好準備功夫,加強耶路撒冷的防禦設備,這都記載在代下32:1-8。在防禦工程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命令工程師修築水道,將基訓泉的水引入城中。水道全長 534米,平均高度由六尺,穿過堅石,出口在舊城的東南角,後來稱為西羅亞水池的地方。 相關經文:

錫安山 錫安山

創2:13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

王上1:33王對他們說:“要帶領你們主的僕人,使我兒子所羅門騎我的騾子,送他下到基訓。

王上1:38於是,祭司撒督、先知拿單、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下去使所羅門騎大衛王的騾子,將他送到基訓。

王上1:45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單在基訓已經膏他作王。眾人都從那裡歡呼著上來,聲音使城震動,這就是你們所聽見的聲音。

代下32:30這希西家也塞住基訓的上源,引水直下,流在大衛城的西邊。希西家所行的事,盡都亨通。

代下33:14此後,瑪拿西在大衛城外,從谷內基訓西邊直到魚門口,建築城牆,環繞俄斐勒,這牆築得甚高;又在猶大各堅固城內,設立勇敢的軍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