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宗教藝術在華發展史

天主教教堂(1) 主教座堂(8) 東望洋山炮台及教堂(二)

內容介紹

本書是由中國作者寫作的第一部基督宗教藝術在華發展史。其內容包括元兩代景教在中國各地的石刻、壁畫和寺院建築;元代羅馬天主教方濟各會士在北京、揚州、泉州等地的教堂和石刻遺存;明清時期耶穌會士帶來的西方宗教繪畫,他們在澳門和北京等地所作的油畫及在中國刻印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木刻版畫;耶穌會士畫家在中國宮廷藝術活動以及西方透視法的東傳;明清時期澳門、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一些古老的教會建築,包括教堂、會院、炮台、墓地以及其中的壁畫等等。
本書中大部分資料來自於作者的實地考察和拍攝,作者力圖有系統地整理這些珍貴史料,井將其呈現在讀者的面前。通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到古代來華的歐洲傳教士藝術家和中國基督徒獨特的智慧和手藝、西方化的基督教藝術是如何在東方的中國發生演變的,這種融和東酉方特點的藝術既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歷史遺產,也豐富了世界基督宗教藝術史的寶庫。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古代中國境內景教石刻及遺蹟
(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及諸大秦寺
1.“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2.長安、??等地地的大秦寺
(二)河北房山縣元代景教十字寺及碑刻
(三)新疆、甘肅、內蒙古及東北的景教遺存
1. 新疆和甘肅
2. 內蒙古地區
(1) 鄂爾多斯十字架
(2) 百靈廟地區
(3) 阿倫斯木
(4) 城卜子附近的王墓
(5) 石柱子梁
3. 東北地區
(四)鎮江、揚州、廬陵、泉州的景教遺存
1. 鎮江
2. 揚州
3. 廬陵
4. 泉州
第二章 元代方濟各會士在華的歷史遺存
(一) 約翰?蒙高維諾所記之元大都天主教堂
(二) 阿倫斯木古城的羅馬天主教堂
(三) 揚州出土的元代拉丁文墓碑
第三章 晚明基督宗教繪畫傳入中國
(一) 來華西人所見之古代基督教跡
(二) 利瑪竇與基督教藝術入華
(三) 晚明耶穌會士刊印的木刻版畫集
1.《福音故事圖像》
2.羅儒望的《誦念珠規程》
3.艾儒略的《天主降生出像經解》
(四) 湯若望的《進呈書像》
(五) 16至17世紀澳門的基督宗教題材油畫
第四章 供奉於清朝宮廷的西洋畫家
(一) 郎世寧--融合中西書法的宮廷大畫家
(二) 朗世寧與西洋透視法傳入中國
(三) 王致誠、艾啟蒙、潘廷璋、安德義、賀清泰
(四) 由西洋畫家合作的《乾隆平定準部回戰圖》
第五章 明清之際中國各地的教堂建築和墓地
(一) 澳門的教堂建築
1. 天主教教堂
(1) 望德堂
(2) 聖勞倫佐棠(風順堂)
(3) 聖安多尼堂(花王堂)
(4) 奧斯定教堂
(5) 聖保實錄堂(大三巴)
(6) 聖多有我堂(板樟堂)
(7) 主教座堂
(8) 聖約瑟修道院和教堂
(9) ?仔嘉謨教堂
(10) 路環聖方濟各教堂
(11) 主教山教堂
2. 炮台建築
(1) 南灣炮台
(2) 西望洋山弗蘭薩炮台
(3) 大鹼巴炮台
(4) 媽閣炮台
(5) 嘉思欄炮台
(6) 東望洋山炮台及教堂
(二) 北京四大堂及南京、上海、杭州老天主堂
1. 南堂
2. 北堂
3. 東堂
4. 西堂
5. 寧、滬、杭三地的教會建築
(三) 圓明園的設計和建築
(四) 明清傳教土墓地
1. 北京“滕公柵欄”墓地
2. 傳信部教會墓地和“正福寺”墓地
3. 杭州大方井墓地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