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病理過程

基本病理過程

基本病理過程(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是指多種疾病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共同的、成套的機能、代謝和結構的變化。如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缺氧,發熱,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休克,炎症,細胞增殖和凋亡障礙等。

基本信息

含義

基本病理過程基本病理過程
健康和疾病是一組對應的概念,兩者之間缺乏明確的判斷界限。一般認為一個人的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上、精神上、社會環境的適應上均良好的狀態。健康的相反面即是疾病,一般認為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機體發生損傷與抗損傷反應,而且表現出自穩調節紊亂的異常生命活動現象。

交替規律

原始病因作用於機體,引起機體的變化,前者為因,後者為果;而這些變化又作為發病學原因,引起新的變化,如此因果不斷交替轉化,推動疾病的發展。例如暴力作為原始病因引起機體創傷,機械力是因,創傷是果,創傷又引起失血等變化,進而造成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動脈血壓下降等一系列後果。如此因果不斷交替,成為疾病發展的重要形式。

損傷規律

基本病理過程基本病理過程
疾病發展過程中機體發生的變化基本上可分為損傷抗損傷過程,兩者相互對立,它是疾病發展的基本動力,它們間的力量對比影響疾病的發展方向和轉歸。損傷強於抗損傷時,疾病循著惡性螺鏇向惡化方面發展;反之,則向恢復健康方面發展。損傷和抗損傷雖然是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又可相互轉化。例如失血性休克早期,血管收縮有助於動脈血壓的維持,保證重要器官的血供,但收縮時間過久,就會加劇組織器官的缺血缺氧,使休克惡化造成組織細胞的壞死和器官功能障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