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

基因編輯技術

2016年2月3日,英國科學家獲得了生育監管機構的審批,獲權對人類胚胎的基因進行修改。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就是操縱我們的DNA——生命的藍圖。

基本信息

研究

受精卵(左上)分裂並發育成囊胚(右下)的過程受精卵(左上)分裂並發育成囊胚(右下)的過程
凱西·尼亞肯博士(KathyNiakan)解釋了自己申請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項目的原因:“我們很想了解人類胚胎究竟需要哪些基因,才能成功發育成健康的胎兒。”
“這件事非常重要,因為流產、不孕不育已經成為了極其普遍的現象,但我們對這些問題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在每100顆受精卵中,只有不到50顆能發育到最早的囊胚期,25顆能被植入到子宮裡,只有13顆能挺過懷孕的頭三個月。人工受精與胚胎學管理局(HFEA)批准了科學家的申請,他們將在接下來幾個月中開展實驗。

爭議

2015年,中國科學家首次宣布他們成功在人類胚胎身上實施了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一處會引起血液病的基因這一領域目前備受爭議,一些人認為修改人類胚胎基因這一步邁得太大了,將導致“設計師嬰兒”的出現。
愛丁堡大學的莎拉?陳博士(SarahChan)表示:“在胚胎研究中使用基因組編輯技術會涉及一些敏感的問題,因此HFEA在批准該研究進行前,對這項研究和它的倫理意蘊進行慎重考慮是非常恰當的。”“我們應該相信監管機構能夠保證科學研究不與社會利益相違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