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菜園

城市菜園

城市菜園,指城市中空地上或小區裡的小菜園。隨著城市化進度的加快,一些歐美國家居民在城市的陽台和廢舊廠房開發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菜園,過著身居鬧市卻能悠然自得的生活。不久的將來城市菜園能向城市綠地一樣,為廣大市民帶來新的生活。

簡介

城市菜園城市菜園
在歐美國家,大城市的公寓屋頂、廢舊廠房和荒廢地帶里,一個個“城市菜園”像雨後春筍一樣湧現。居民們紛紛拿起了鋤頭,伴著菜園的清新味道,享受著鄰里的和睦快樂。“城市菜園”已經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生態模式。

各國發展

德國

城市菜園城市菜園
德國,很多城市都擁有自己的“工人菜園”。不少德國人希望能夠暫時逃離緊張的生活,躲入屬於自己的一座後花園舒緩身心,“工人菜園”就幫助很多德國人圓了這個夢。每逢節假日,甚至在工作之餘,都能看到人們拿著工具來到“工人菜園”辛勤勞作。

“工人菜園”有著悠久的歷史。在19世紀中期,教育家兼醫生的史萊伯先生提出將市鎮的閒置土地以小塊形式分配給工人的構想。工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種植時令蔬菜,並將收穫帶回自家享用,這就是“工人菜園”的前身。二戰後,“工人菜園”繼續發展,後來也逐漸被人們稱作“集體菜園”。

2014年,一些廢舊廠房、體育場也被人們開發為“工人菜園”。德國科隆一個社區的居民就將附近的老啤酒廠改造成菜園。為了便於管理,還應運而生了“新土地俱樂部”,社區居民人人可以成為會員。大家會分工,每人獲得一角“承包土地”,請專業人士指導種植。

法國

“共享菜園”是由法國政府大力扶植、民間積極參與的一項全國性計畫,它繼承了工業革命期間法國“工人花園”的基本模式,在城市裡開闢一些小塊土地為居民提供種花種草的花園,僅在巴黎地區就有200餘個。

城市菜園城市菜園
“鳥兒菜園”就是巴黎共享花園之一,10年前在市政府的規劃下安置在了擁擠的巴黎一隅,常年由附近有興趣務農的居民打理,一年四季有種有收。雖然地方不大,但全年也有百來種蔬菜花卉在這兒生長。一片專屬於附近幼稚園的小小菜圃里,覆盆子枝繁葉茂,“果子已經讓常來的孩子們都吃掉啦!”菜園負責人若埃爾樂呵呵地說。

“共享菜園”的存在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個鄰里相識、接觸自然的機會。為實現這一目標,巴黎在城市農業領域做出了各種嘗試,如利用城市已有水域養魚,倡導養蜂人在花朵繁盛的巴黎市里養蜂,趕羊群來為巴黎市“修建”草坪、做乳酪等。

美國

美國西北部地區多年前出現的“共享後院”活動,發起了一場真正的營養和教育革命。在美國波特蘭,2009年發起了另一場運動。自願成為家庭菜農的唐娜·史密斯和蘿賓斯特里特接待的客人已經超過50位。許多人想把他們的草坪變成菜園,但由於缺乏基本概念,不敢邁出第一步。唐娜教他們照料菜園,土壤、種子、病蟲害、採摘等。雖然許多人只是簡單了解,但鄰裡間形成了這種意識。

意義

從紐約到哈瓦那,從底特律到奈洛比,從羅馬到澳大利亞托德莫登,“城市菜園”都像雨後春筍一樣湧現。義大利人弗蘭卡·羅亞蒂說:“自己種糧食也是一種革命舉動,針對的是跨國公司、產業農業和大型連鎖經銷商。這是在用叉子‘投票’,支持另一種社會經濟模式。同時也是一種與土地重新建立聯繫的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