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美國國家研究中心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美國麻省大學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National Engineer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是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准,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市政和環境等學科領域的優勢科研條件、技術積累、人才儲備為支撐,聯合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投資組建的國家級研究開發實體。

中心簡介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依託哈爾濱工業大學組建的國家級研發實體。中心通過哈爾濱工業大學水資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實行企業化運營,專業從事水環境綜合整治及飲用水安全保障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重大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在市場機制下為行業提供先進技術、工藝及產品。
中心建有6000平米的綜合實驗大樓,搭建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技術、水污染綜合防治技術、節水與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技術、水系統數位化與最佳化、水資源功能材料與設備等方面的5個研究開發平台和1個水質綜合分析檢測中心和1個技術成果轉移中心。其中水質綜合分析檢測中心具有CMA水質檢測資質,圍繞106項飲用水標準開展水質分析檢測服務。
中心擁有由給排水領域3名工程院院士和1名俄羅斯院士及長江學者等組成的專家技術委員會和工程經驗豐富的技術研發與項目管理團隊。
中心與哈工大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緊密合作,在寒冷地區地表水污染研究及治理、高寒地區鄉村生產生活污染綜合治理、城市污泥資源化等領域承攬了多項國家“水專項”及863課題、不斷為原創性的套用技術成果實施工程化與產業化開發,在技術上形成了基於城市水健康循環的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體系和基於循環經濟建設為核心的生態型新農村建設體系,並在煤化工、印染等工業廢水處理領域,擁有一整套適用新技術。

中心標誌中心標誌

中心顧問與技術委員會組成

李圭白教授 “中心”技術委員會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高等學校給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中國水工業學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給排水處理技術,包括地下水除鐵除錳技術、高濁度水處理技術,高錳酸鹽飲用水除污染技術、流動電流混凝控制技術等。曾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餘項。
張傑教授 “中心”技術委員會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給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在國內外首次提出生物除錳機制;率先開發了城市污水淨化再生全流程;開發了無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技術。曾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
王寶貞教授 “中心”技術委員會顧問,國際水科學院終身院士,國際水協會理事,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水處理客座顧問( 1991 - 2000 ),研究開發和推廣套用了高效、經濟、節能和實現資源化的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系統,污水再生、回收再用與水循環技術,放射性廢水高效處理技術,以及安全優質飲用水淨化技術等。
南琪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有機廢水生物處理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環境微生物生態學研究。曾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有機廢水制氫技術”被評選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之一。
馬軍教授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中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臭氧協會EA3G理事,國際水協會會員。曾獲國際“居里夫人”博士後獎學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受污染水的淨化處理技術、給水深度處理技術、污水深度處理技術、水的膜處理技術、水的回用處理方法等。曾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餘項。

國際合作與交流

●美國國家研究中心
●澳大利亞國家水研究中心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美國麻省大學
●日本東京大學
●加拿大國家環境署
●共同舉辦會議5次
●相互講學80多次
●互派留學生50餘人
●合作開展科研項目10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