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車誘導系統

城市停車誘導系統(Paring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PGIS)是指通過智慧型探測技術,與分散在各處的停車場實現智慧型聯網數據上傳,實現對個停車場停車數據進行實時發布,引到司機實現便捷停車,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智慧型系統。

簡介

該系統包括大型停車場停車智慧型引導系統與城市停車誘導系統,它是以多級信息發布為載體,實時地提供停車場(庫)的位置、車位數、空滿狀態等信息,指引駕駛員停車的系統。它對於調節停車需求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的不均勻、提高停車設施使用率、減少由於尋找停車場而產生的道路交通、減少為了停車造成的等待時間、提高整個交通系統的效率、改善停車場的經營條件以及增加商業區域的經濟活力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
智慧型停車與誘導系統。智慧型停車與誘導系統可提高駕駛員停車的效率,減少因停車難而導致的交通擁堵、能源消耗的問題,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出行市民發布相關停車場、停車位、停車路線指引的信息,引導駕駛員抵達指定的停車區域;二是停車的電子化管理,實現停車位的預定、識別、自動計時收費等。

工作原理

信息採集系統首先採集各個停車場的車位實時數據,然後通過信息傳輸系統將各個停車場的車位實時數據傳輸到城市公共停車場信息中心,經過城市公共停車場信息中心的處理以後,最後再通過信息傳輸系統發布到城市主幹道的誘導信息發布指示牌上,給駕車者提供實時停車依據。

系統組成

由三部分組成:
1.停車場數據收集系統;
2.數據處理判斷處理系統;
3.停車場數據綜合發布系統(分一二三級誘導數據)
一級誘導顯示屏(大屏)
設定在市區主要交通幹線上,發布多個停車場(庫)的名稱、位置、實際車位狀態信息的顯示裝置。
二級誘導顯示屏(中屏)
設定在停車場(庫)周邊區域的街道兩旁,發布停車場(庫)的名稱、行駛路線、實際車位狀態信息 的顯示裝置。
三級誘導顯示屏
設定在停車場(庫)入口附近,發布單個停車場(庫)的名稱等信息的裝置。

系統作用

1.提高停車者的使用方便性
2.促進交通順暢、確保交通安全
3.提高停車使用效率
4.增加商業區域的經濟活力

系統總體功能

1、實時採集、傳輸、發布該區域的動態停車信息,處理和管理停車信息;
2、為進入本地區的出行者提供全方位的停車誘導信息服務;
3、為上級管理系統提供區域內各停車場的其他相關信息,包括:分布情況、開啟狀態、實時停車泊位信息、空滿比例、收費方式費率、系統設備工作狀態等,定期進行統計分析;
4、為城市相關管理部門提供各個區域內停車場的相關信息,統計以及各區域停車管理信息、停車統計和分析信息等;
5、疏導交通、緩解擁堵、充分發揮道路和設施系統的功能,進一步改善道路周邊環境、提升地區形象。

適用軟體介紹

功能介紹
1.集中採集各停車場車位使用情況
能夠通過上位軟體對整個停車場終端進行遠程通信,自動採集各停車場空餘車位情況;
2.停車誘導信息發布
根據採集子系統在各停車場採集的車位信息生成城市停車誘導信息,發布到各級信息引導屏;
3.廣告信息發布
用戶可以根據需要來發布廣告信息,以實現車輛引導與廣告信息發布的兩重利用。
4.遠程控制
用於實施遠程的設備供、斷電,設備循檢、DTU狀態刷新等遠程指令控制。
5.統計車流量
用於統計各停車場日平均、月平均、年平均車流量。
交通誘導平台優勢有利於規範道路停車的現場管理,包括停車引導、計時計次、計費收費等。
有效解決人工計時計費的準確性、假幣支付、兌零困難和繳費流失等諸多問題。
減少現金的攜帶和使用,充分發揮電子貨幣支付的先進優勢。
有利於主管部門全面掌握道路停車動態,提升管理與服務水平。
為道路停車的管理規劃(設定、撤除、價格調控、時間調整等)等提供決策依據。
促進城市管理的現代化,與國際先進管理接軌,有利於提升城市形象。
充分挖掘停車服務潛力,有車一族、經營單位、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共享和諧交通。
套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收費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實時線上監管。
多渠道、全方位停車信息服務,為市民提供精準的停車誘導服務。

交通誘導發展趨勢

最早的交通誘導系統是由原西德於1972年研製出來的,1973年西德交通誘導廣播系統投入運行,80年代英國、美國、日本、奧地利、瑞典和法國等國家相繼開發了交通誘導系統。80年代末德國和英國分別開發出用於示範的基於紅外信標進行通信的動態路徑誘導系統,如LISB系統和AUTOGUIDE系統。之後英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車載路徑誘導系統腸afficMaster。90年代,西門子公司開發了歐洲最有代表性的交通路徑誘導系統Ah一scout系統。目前德國斯圖加特的STORM項目致力於開發雙模式路徑誘導系統即在安裝紅外信標的區域開發基於紅外信標的中心決定式路徑誘導,同時在廣域內開發基於RDS一TMC(交通信息廣播頻道)的路徑誘導。日本的路徑誘導系統的發展分為三階段一年,1995一1997年東京和神奈川縣建立了實驗區,在實驗區內建造帶有雙向紅外線通信功能的互動式交通信息誘導系統,並進行全面試驗;1998一2000年,路徑誘導系統向每一輛車提供最佳化線路信息,但還無法保證所有車輛運行效果的總體最優;01年以後,路徑誘導系統向所有車輛提供最佳化線路信息,使車輛處於總體最佳運營狀態。目前日本的車載路徑誘導系統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它採用局部決策的路徑誘導和中心決策的路徑誘導相結合的混合式路徑誘導策略。 相對來講,我國的交通流誘導系統起步較晚,目前處於對定位系統、電子地圖、雙向通信等問題的研究階段,投入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以無線電廣播,可變情報板為基礎的出行誘導手段,其功能比較簡單,存在很多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功能、體系結構比較健全的誘導信息生成管理系統尚未成形。不過我國現在的信息採集系統己經可以大規模的套用,一些城市在交通信息採集和發布方面己經走在了前列,如北京、上海等。北京己經成熟運用一些交通信息發布方式,如簡訊、廣播、電視、可變情報板等方式。但是相比較而言,高速公路上交通誘導系統的研究與套用比城市交通誘導系統的研究套用要落後一些。近幾年也有些研究,如針對高速公路交通擁擠與堵塞問題提出了用模糊誘導的方法,建立了交通誘導信息發布系統的數據流程,給出了電子地圖模組和通信模組的處理方法;還有的提出了一種基於數據網路和通信網路平台的緊急救助與信息服務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