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鱉蠊科

地鱉蠊科

地鱉蠊科,本科全世界已知約39屬192種。被確認為碩蠊總科中最為原始的科,生殖方式為卵生。體密被微毛。頭部近球形,前、後翅一般均較發達,但有時雌性完全無翅。

基本信息

本科介紹

地鱉蠊科地鱉蠊科

地鱉蠊科,拉丁名:Polyphagidae Walker,1868。本科全世界已知約39屬192種。本科被確認為碩蠊總科中最為原始的科,生殖方式為卵生。

形態特徵

體密被微毛。頭部近球形,頭頂通常不露出前胸背板;唇部強隆起,與顏面形成明顯的界限。前、後翅一般均較發達,但有時雌性完全無翅。前翅Sc脈具分支;後翅臀域非扇狀摺疊。中足和後足股節腹緣缺刺,跗節具跗墊,爪對稱,中墊存在或缺如。

蜚蠊目動物

蜚蠊目 Blattaria(蜚讀音fēi)包括蜚蠊(俗稱“蟑螂”)和地鱉(俗稱“土鱉”)。世界已知5000多種,我國已知250餘種,分屬3科。部分種類為室內和農業害蟲,土鱉可入藥,但這些種類不及全部種類的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