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風

地面風

近地面的風。以距地面高度10米處測得的風為準。

概述

空氣的流動形成風。風是一個矢量,空氣動力學認為風有風速和風向,距離地面10米高度上的風代表地面風。

風力等級

風速是空氣中質點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水平距離。以m/s為單位,定時觀測是取整數,自記記錄取一位小數。

1805年英國人蒲福規定了常用的風力等級。中國氣象局於2001年下發《颱風業務和服務規定》,以蒲福風力等級將12級以上的風力補充到17級 。

表1 風力等級

風力等級 名稱 海面大概米高m 相當於平地1米高處的風速(m/s) 海面和漁船象徵 陸上地物象徵
一般 最高 範圍 中數
0 靜風 0.0~0.2 0.0 海面平靜 靜、煙直上
1 弱風 0.1 0.1 0.3~1.5 1.0 微波,沒有浪花,一般漁船能使舵 煙能表示風向,樹葉略有搖動
2 輕風 0.2 0.3 1.6~3.3 2.0 小波,波峰光亮但不破裂,漁船張帆時,可隨風移行1-2海里每小時。 人面感覺有風,樹葉有微響,旗子開始搖動,高的草,開始搖動
3 微風 0.6 1.0 3.4~5.4 4.0 小波加大,波峰開始破裂;有時有白浪花,漁船開始簸動,張帆可隨風移行3-4海里每小時。 樹葉及小枝搖動不息,旗子展開,高的草,搖動不息
4 和風 1.0 1.5 5.5~7.9 7.0 小浪,波長變長;白浪成群出現,漁船滿帆,可使船身傾於一側。 能吹起地面灰塵和紙張,樹枝動搖,高的草,呈波浪起伏
5 清勁風 2.0 2.5 8.0~10.7 9.0 中浪,具有較顯著的長波形狀;許多白浪形成(偶有飛沫)。漁船需縮帆一部分 有葉的小樹搖擺,內陸的水面有小波,高的草,波浪起伏明顯
6 強風 3.0 4.0 10.8~13.8 12.0 輕度大浪開始形成,有白沫峰,漁船縮帆大部分,並注意風險 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呼有聲,撐傘困難,高的草,不時傾伏於地
7 疾風 4.0 5.5 13.9~17.1 16.0 輕度大浪,碎浪成白沫沿風向呈條狀。漁船不再出港,在海上的下錨 全樹搖動,大樹枝彎下,人迎風步行感覺不便
8 大風 5.5 7.5 17.2~20.7 19.0 有中度大浪,白沫沿風向呈明顯的條帶,所有近海漁船靠港,停留不出 可折毀小樹枝,人迎風前行感覺阻力大
9 烈風 7.0 10.0 20.8~24.4 23.0 狂狼,沿風向白沫呈濃密的條帶狀,波峰開始翻卷,飛沫能影響能見度,機帆船航行困難 草房遭受破壞,屋瓦被掀起,大樹枝可折斷
10 狂風 9.0 12.5 24.5~28.4 26.0 狂濤,波峰翻卷,白沫成片出現,沿風向呈白色濃密條帶;整個海面呈白色,海面顛簸加大有震感,能見度受影響,機帆船航行危險 樹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築物造破壞
11 暴風 11.5 16.0 28.5~32.6 31.0 異常狂濤(中小船隻可一時隱沒在海浪後),海浪破碎成泡沫;能見度受影響,機帆船航行極度危險 大樹可被吹倒,一般建築物遭嚴重破壞
12 颶風 14.0 32.7~36.9 35.0 空中充滿了白色的浪花和飛沫;海面完全變白,能見度嚴重受到影響 陸上極少見,其摧毀力極大
13 37.0~41.4 39.0
14 41.5~46.1 44.0
15 46.2~50.9 49.0
16 51.0~56.0 54.0
17 56.1~61.2 59.0
18 61.3

風向指風的來向。人工觀測:用十六方位表示,以拉丁文縮寫記錄;自動觀測:以度(°)為單位。

風向十六方點陣圖 風向十六方點陣圖

觀測

地面氣象觀測中測量的風是兩維矢量(水平運動),用風向和風速表示。

人工觀測時,測量平均風速和最多風向。配有自記儀器的要作風向風速的連續記錄並進行整理。自動觀測時,測量平均風速、平均風向、最大風速和極大風速測量風的儀器主要有EL型電接風向風速計、EN型系列測風數據處理儀、海島自動測風系統、輕便風向風速表、單翼風向感測器和風杯風速感測器等。

目測風向估計風力時,根據炊煙、旌旗、布條等展開的方向及個人感覺按八個方位估計風向。估計風向時,觀測者應站在空曠處,多選幾個參照物,認真觀測,儘可能減少估計誤差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