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石榴

地石榴

地石榴,清熱利濕、活血解毒。主治、黃疸、瘰癧、無名腫痛、風濕疼痛、腹瀉、痢疾、痔瘡出血等證。治婦人白帶,遺精、滑精,男子白濁,管痛,小腹疼痛。用根,水煨,點水酒服。 苦、澀,涼。入肝、脾、胃三經。瓜果可食用, 四川一帶有六月六(農曆)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的說法,因此,吃地瓜果的時機是在盛夏。味甜,吃的時候要把兩頭的疤都去掉,有公母的區分,吃的是公的,母的不能食用,裡面是沒有水分的。

基本信息

Ficus tikouaBur.

【藥名】:地果、地琵琶、地石榴、地瓜

【來源】:為桑科植物地石榴的根。

【功效】:清熱利濕、活血解毒。

【主治】:治療黃疸、瘰癧、無名腫痛、風濕疼痛、腹瀉、痢疾、痔瘡出血等證。治婦人白帶,遺精、滑精,男子白濁,管痛,小腹疼痛。用根,水煨,點水酒服。

地石榴 地石榴

【性味歸經】:苦、澀,涼。入肝、脾、胃三經。

地石榴 地石榴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名】:土瓜、過山龍(《草木便方》)、野地瓜(《分類草藥性》)、地蜈蚣(《天寶本草》)、鋪地蜈蚣(《四川中藥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南部、湖北、湖南、廣西西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考證】:始載於《滇南本草》。

瓜果可食用, 四川一帶有六月六(農曆)地瓜熟,七月七地瓜爛的說法,因此,吃地瓜果的時機是在盛夏。味甜,吃的時候要把兩頭的疤都去掉,有公母的區分,吃的是公的,母的不能食用,裡面是沒有水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