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經緯度

地球經緯度

在地球儀上,我們看到兩條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大圓圈,叫做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等分成兩個半球。國際上習慣用20度W和160度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因為這一經線圈基本上在大樣通過,避免把非洲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分在兩個半球上。

基本信息

概念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長約4萬千米。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作代號。北緯、南緯各有90度。北極南極分別是90度N和90度S。
轉動地球儀,可以看到地球儀是繞著一根軸在轉動的。這根軸代表了地球的鏇轉軸——地軸。事實上,地球里並不是真有一根軸。地軸只是人們假想的地球鏇轉軸。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於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即北方)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
所有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在地球儀上,人們把南北緯23.5度的兩條緯線分別稱為南北回歸線;把南北緯66.5度的兩條緯線分別叫做南極圈和北極圈
人們通常把不同的緯度地帶,分成低緯、中緯、高緯三部分。
在地球儀上,連線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
在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為了區別出每一條經線,人們也給經線標定了不同的度數,這就是經度。

本初子午線

1.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度,以東的180度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度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作代號。

180度經線

2.180度經線
觀察地球儀,我們可以發現,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和向西,度數相同的經線各有一條,比如,20度E和20度W。只有東經180度和西經180度相互重和為一條經線,即180度經線。

20度W和160度E

3.20度W和160度E
在地球儀上,我們看到兩條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大圓圈,叫做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等分成兩個半球。國際上習慣用20度W和160度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因為這一經線圈基本上在大樣通過,避免把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分在兩個半球上。
在地球儀或地圖上,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格線,叫做經緯網。事實上,地球上是沒有這些線和網的。人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經緯網,目的是為了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比如,救援船在接收到失事船隻報告它所在的經緯度位置後,利用有經緯網的地圖,立即可以找出自己船隻和失事船隻在地圖上的位置,然後確定航向和航線,火速前往營救。
利用經緯網確定地面上每一點的位置,既方便又準確,因此,經緯網在軍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十分有用。

如何大致測量經緯度

方法主要集中在2種:1.天文觀測法;2.時間測量法。
天文觀測法利用月亮每天升起後在天空中背景群星中的位置,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計算,可以得到大致的經度。
而時間測量法則通過攜帶一塊精確的計時器,記錄出發地的時間,對比當前太陽指示的時間,也就是當地時間,得到經度。
最後,時間測量法應為精確計時器的發明而得到廣泛的套用。而月亮測量法則因為對觀測條件要求非常苛刻,並且計算相當複雜,計算時間太長而很少用到。
另外,在計時器的幫助下,還可以利用六分儀,根據星空中某一恆星的位置來確定當前方位。水手通過選定一顆恆星,測量它的高度角,查表可以計算出當前時刻在這樣的高度角看到這顆恆星應該在哪個位置,由此可以知道自己當前位於哪個圓上。再選取另一顆恆星,如法炮製,可以畫出當前位置的另一個圓,兩圓有兩個交點,但是因為相距很遠,根據航海日誌可以知道現在在兩個交點中的哪個上。實在不行還可以再選取一顆星,三圓只有一個交點,這個交點就是當前位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