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環境概論

《地球環境概論》著重闡述大氣、水、土、生物環境的基礎知識,概述各領域的主要研究熱點及最新動向,簡要介紹了目前的環境問題,旨在為環境領域的非地學專業人員提供一定寬度和深度的地球環境專業基礎知識。

圖書信息

作 者:李蔭堂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氣象出版社
ISBN:9787502936150
出版時間:2003-08-01
版 次:1
頁 數:259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環境科學

內容簡介

《地球環境概論》全面、系統地描述了地球環境的概貌和基礎知識。全書共分十章,包括當前的世界環境問題、生態學基礎、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地環境、生物多樣性、森林環境以及能源與環境,最後概述了中國自然環境對生態環境有重要影響的幾個因素。
《地球環境概論》著重闡述大氣、水、土、生物環境的基礎知識,概述各領域的主要研究熱點及最新動向,簡要介紹了目前的環境問題,旨在為環境領域的非地學專業人員提供一定寬度和深度的地球環境專業基礎知識。
《地球環境概論》可作為高等院校非地學的環境專業或其他專業通用的體科生教材,也可供科研院所、工程技術及管理的環境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地球概況
1 地球的物理性質
2 地球的圈層結構
3 地質年代表
第二節 人口、資源與環境
1 人口增長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2 人口增長和地球的人口環境容量
第二章 全球環境問題
第一節 全球變化概述
第二節 大氣環境問題
1 大氣環境問題的相互關係
2 大氣成分變化
3 氣候變暖
4 臭氧層減薄
5 酸沉降
第三節 水環境問題
1 淡水資源短缺
2 全球水污染狀況
3 中國水污染概況
4 海洋污染
第四節 土地荒漠化
1 世界荒漠化狀況
2 中國沙漠化現狀
3 荒漠化的危害
第五節 森林面積減少
1 全球森林面積的減少
2 中國森林面積減小概況
第六節 生物多樣性減少
1 物種多樣性的減少
2 生態系統多樣性減少
第三章 生態學基礎
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
1 環境
2 生態因子及其作用
3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4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干擾
第二節 種群與群落
1 種群生態學
2 群落生態學
第三節 生態系統及其功能
1 生態系統的概念
2 生態系統的組織與結構
3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4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5 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
第四節 生態系統的耗散結構特徵
1 生態系統的結構與整體性
2 生態系統是耗散結構
第五節 Gaia假說
1 Gaia假說的產生及發展
2 Gaia假說的基本論點
3 雛菊世界模型(Daisy--worldmodel)
第四章 大氣環境
第一節 大氣概述
1 大氣結構
2 太陽一大氣一地球輻射平衡
3 大氣垂直溫度分布及穩定度
第二節 大氣運動
1 熱量水平輸送
2 氣壓分布
3 大氣水平運動作用力
4 大氣運動方程
5 大氣環流
6 地方風
第三節 大氣運動的混沌行為
1 Lorenz奇怪吸引子
2 確定性方程中的內在隨機性
3 大氣運動的非線性作用與奇怪吸引子的拉伸、摺疊過程
4 奇怪吸引子性質與大氣運動的混沌特徵
第四節 大氣氣溶膠
1 氣溶膠來源及譜分布
2 二次粒子的生成與長大
3 氣溶膠的分布、遷移與清除
……
第五章 水環境
第六章 土地環境
第七章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第八章 森林環境
第九章 能源與環境
第十章 影響中國生態環境的一些自然地理因素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人口增長對地球資源造成壓力,不適當的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破壞。從大氣、水資源、土地資源,到生物、礦物資源,無不遭到污染和破壞。
不適當的人類活動污染了大氣,引起許多危害。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能源、礦物資源和其他物料。在燃燒、冶煉和生產過程中,大量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排人大氣。這些物質經過物理、化學、光化學反應,使大氣組分發生變化,引起酸雨、臭氧層減薄、溫室效應,惡化地面大氣質量,影響太陽一大氣一地球的輻射平衡,引起全球氣候變化和異常,破壞生態系統平衡。
人口增長使得水資源的缺乏更加嚴重。地球上的淡水資源並不豐富,由於人口分布、降水量的時間和空間分布都極不均勻,因此世界上許多地區淡水不足。加上人口激增,用水量不斷增加,使得淡水資源更加緊張。根據世界水資源研究所的報告,世界上有26個國家嚴重缺水,尤其是中東和非洲。另外,人類活動造成水污染和用水過程中的浪費也是造成缺水的重要因素。
人口增長和人類活動對土地資源的壓力和破壞越來越大。人口增加使人均耕地日益減少,為滿足糧食需求,一方面對土地過度利用,結果是耕地表土侵蝕嚴重,肥力下降,土質惡化;另一方面,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加劇土地開發、砍伐森林、開墾草原、圍湖造田等等,破壞生態平衡;此外,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使城鄉擴展,住宅、交通、工礦等用地增加,使耕地不斷減少。還有,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污染土壤。
人口增長對生物資源的壓力加大。人口急劇增加,為獲得食物和發展經濟,人們毀林開荒、焚草種地、填湖造田、開發荒野和灘涂、興建水利工程等等,破壞了生物棲息地,使許多物種的生存環境縮小、消失,加快物種減少、滅絕。
隨著人口增加和工業現代化進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貯存性能源--化石燃料,貯存量日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