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草

語出:(1).焚燒茅草。 唐 李華 《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焚草為香,採花為供。”(2).燒掉奏稿,以示謹密。《宋書·謝弘微傳》:“﹝ 弘微 ﹞每有獻替及論時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知。”(3).據《隋書·宇文化及傳》載 宇文化及 等發動兵變時, 司馬德戡 曾集兵城內舉火與城外相應, 隋煬帝 聞聲問是何事, 裴虔通 偽稱:“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囂耳。” 煬帝 信以為真,未加提防,遂被殺。史稱此次兵變為“焚草之變”。

【詞目】焚草
【拼音】fén cǎo
【注音】ㄈㄣˊ ㄘㄠˇ
【釋義】
(1).焚燒茅草。 唐 李華 《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焚草為香,採花為供。”
(2).燒掉奏稿,以示謹密。《宋書·謝弘微傳》:“﹝ 弘微 ﹞每有獻替及論時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知。”明《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夫婦誥》:“李署牽絲,冤早清於肺石;栢台焚草,直益奮於埋輪。”
(3).據《隋書·宇文化及傳》載 宇文化及 等發動兵變時, 司馬德戡 曾集兵城內舉火與城外相應, 隋煬帝 聞聲問是何事, 裴虔通 偽稱:“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囂耳。” 煬帝 信以為真,未加提防,遂被殺。史稱此次兵變為“焚草之變”。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一篇:“ 宇文化及 將謀亂,因請放官奴分直上下,詔許之,‘是有焚草之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