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榴果

地榴果

地榴果又名地石榴,地埝。莖蔓披散或匍匐狀伏於地表上,枝節著地易生氣根,分枝較多,葉為堅紙質,青綠色,卵形或橢圓形,長2-4厘米,寬1-3厘米,基出三脈,每片葉可 維持一至二年不脫落。 適宜作園林地被綠化,也可用於點綴草坪、花壇、庭院等,又可作為公路護坡、垃圾場所、荒山荒地等場地的防沙固土綠化。

形態特徵

地榴果 地榴果

灌木,高約50厘米;小枝具四棱;全株均無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1.5-2.5厘米,寬7-15毫米,頂端鈍至圓形,基部圓形,上面綠色,近葉緣處密被小鱗片,下麵粉綠色;側脈每邊4-5條;葉柄長1-2毫米;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小,黃綠色;花梗纖細,長5-8毫米;雄花:花萼陀螺狀,長2-3毫米,頂端6裂;雄蕊3,合生呈柱狀,藥隔尖而伸出花葯之外;雌花:花萼盤狀,頂端6裂;子房3室,每室2胚珠,花柱3,粗短。蒴果近圓球狀,直徑8-10毫米,果皮肉質,不開裂,橙紅色,基部花萼宿存。花期4-9月,果期7-11月。

產地及分布

地榴果 地榴果

產於貴州(羅田、興仁)、雲南(蒙自、勐臘、景東、思茅、臨滄)和西藏(墨脫),生於海拔1000-2 000米山地疏林下或山谷灌木叢中。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等。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東部奧里薩。

簡介

搜尋得到的圖片。 搜尋得到的圖片。

地榴果,又名地石榴,地埝,為多年常綠草本植物。莖蔓披散或匍匐狀伏於地表上,枝節著地易生氣根,分枝較多,形成如錦如畫,錦上添花的效果。葉為堅紙質,青綠色,卵形或橢圓形,長2-4厘米,寬1-3厘米,基出三脈,每片葉可 維持一至二年不脫落。花為聚傘花序,花冠直徑3-4厘米,花瓣5片,花萼鐘形,紫紅色。花果期5-11月,果實圓形,肉質,可生食,甘甜可口,幼果為青綠色,成熟時紫黑色,形狀像石榴,故名地榴果。盛開時繁茂的莖葉叢中怒放著無數的嬌艷美麗的花朵,形成了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繁華景色。

主要價值

地榴果 地榴果

地榴果適宜作園林地被綠化,也可用於點綴草坪、花壇、庭院等,又可 作為公路護坡、垃圾場所、荒山荒地等場地的防沙固土綠化,如按30x3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當年即收到綠葉如茵、繁花似錦、果實滿地的效果,這種花、果、葉並美的人造生態環境,別具風光,頗引人注目,因為地榴果的早春就已枝繁葉茂;到了夏季又有鮮花吐艷;進入秋季果實纍纍;嚴冬來臨依舊綠意盎然。而且這種葉中有花,花中帶果的景色長達半年之久,象徵著“四季吉利”、“多福多壽”、“好景長存”。地榴果還可盆栽作觀賞或觀葉花卉,很具觀賞價值。地榴果還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全株可入藥,是治療急性痢疾、腸胃炎、尿路感染等多種疾病的良藥。又因地榴果果肉紫黑色,因而成為黑色風味食品的天然色素,所以地榴果是集藥用、食用、綠化、觀賞、加工於一體的極具開發價值的多用途奇特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