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人工補給

人工補充地下水的措施。人類利用不同的工程和方法,使更多的地表水或其他類型的水轉化為地下水。其目的是:增加可利用地下水資源;控制地下水水頭;利用地層的自淨能力改善供水水質;利用含水層多年調節功能調蓄地表水;在地熱異常區或乾熱地層中通過人工注入冷水,經地下循環,加熱成熱水後再取出使用;利用含水層年內溫度變化小的特性,通過冬灌夏用或夏灌冬用,從而做到地下儲冷或儲熱;通過注水回灌,形成高出於附近海水或高礦化地下水位的地下淡水帷幕,從而阻止海水或高礦化水對地下淡水的入侵等。

地下水人工補給

正文

人工補充地下水的措施。人類利用不同的工程和方法,使更多的地表水或其他類型的水轉化為地下水。其目的是:增加可利用地下水資源;控制地下水水頭;利用地層的自淨能力改善供水水質;利用含水層多年調節功能調蓄地表水;在地熱異常區或乾熱地層中通過人工注入冷水,經地下循環,加熱成熱水後再取出使用;利用含水層年內溫度變化小的特性,通過冬灌夏用或夏灌冬用,從而做到地下儲冷或儲熱;通過注水回灌,形成高出於附近海水或高礦化地下水位的地下淡水帷幕,從而阻止海水或高礦化水對地下淡水的入侵等。
地下水人工補給方法有3類:①地面滲水法,即人為地引補給水至入滲池等地面工程,使之滲入地下,補給地下水;②井回灌法,即通過各種井使補給水進入地下,補給地下水;③誘導補給法,即在地表水體附近,通過抽取地下水使其水頭低於地表水水位,達到地表水入滲補給地下水的目的。
中國地下水人工補給主要從1958年以後開始發展。其中以地下儲冷(冬灌夏用)和控制地面沉降為目的的人工補給措施發展得較快,尤其是地下儲冷,經濟效益明顯,在許多地方棉紡廠和其他工廠中得到推廣。其他一些目的的地下水人工補給,還處在試驗和逐步推廣階段。地下水人工補給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主要有:①人工補給時補給水和地下水的運動規律、水質的變化規律以及溫度變化規律;②土壤、岩層對污水的淨化機制以及這種淨化能力的加強和恢復途徑;③由人工補給而造成的各種污染的預防方法和治理途徑;④人工補給時各種堵塞的機理及其處理方法;⑤人工補給技術方法的改進。
參考書目
 上海市水文地質大隊:《地下水人工回灌》,地質出版社,北京,1977。
 汪熊麟等編譯:《地下水人工補給譯文集》,地質出版社,北京,1987。
 W.C. Walton,Groundwater Resource Evaluation,McGraw-Hill Book Co.,New York,1970.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