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氣相互作用

地—氣相互作用是指陸地與大氣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作用。陸地表面與海洋表面是地球上兩類最主要的下墊面。因其熱力特性和動力作用的差別,對大氣、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明顯不同。

簡介

陸地表面的形狀和結構比較複雜,各種各樣的植被裸地土壤水分狀況、冰雪覆蓋、陸面水域、建築工程設施等都是形成局地氣候的重要因子,氣候的基本狀況又影響著地表環境(如植被類型、土壤濕潤程度、冰雪分布)。在大尺度氣候變化的研究中,過去常把地表特性看作固定不變的外部條件,近年來注意了陸面特性的變化(即陸面過程)與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逐漸把地表物理特性的變化看成為氣候系統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陸面過程是指控制地表與大氣間熱量、水分和動量交換的那些過程,如森林採伐、大範圍墾殖、區域性灌溉、水庫建設和陸面冰雪覆蓋的變化等,既包含各種時空尺度的自然變化,也包含人類活動的影響。中國在地一氣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注意了季節性積雪異常的氣候效應、地溫與環流降水的關係及人類活動引起的地表過程的氣候效應等。對地一氣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不多。為更好地了解地一氣相互作用過程和氣候對地表特性變化的敏感性,氣候模式的數值試驗是一個主要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