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是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慘敗事變。明英宗平日裡對宦官王振言聽計從,王振不顧王直等朝臣反對,鼓勵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此次出征,由於僅幾天準備倉促,途中軍糧不繼,軍心已經不穩。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軍隊追趕上來,把明軍團團圍住,兩軍會戰,明軍全軍覆沒,王振被部下樊忠殺死,明英宗被瓦剌軍俘虜,時任戶部尚書王佐(山東慶雲縣人)、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湖南省宜章縣人)、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江西人)、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崑山人)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具於土木堡葬生。

基本信息

概述

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指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打敗,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向明朝政府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今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明史紀事本末》卷32《土木之變》)。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莊。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 執意親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餘萬大軍從北京出發,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隨征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刺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至宣,瓦刺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13日,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刺軍已緊逼明軍。土木堡地高無水,將士饑渴疲勞,倉猝應戰。瓦剌軍四面圍攻,騎兵蹂陣而入,揮長刀砍殺明軍,“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於是明軍士兵“裸袒蹈藉死,蔽野塞川。”朱祁鎮與親兵乘車突圍,不得出,被俘。隨征大軍幾乎全部戰死,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以棰棰死。明50萬大軍,“死傷過半”。這次戰役,《明史》上稱為“土木之敗”。這次大敗影響深遠,成為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的轉折點。

經過

簡介瓦剌

明英宗明英宗
元末明初,經過大明軍隊的窮追猛打,昔日強大的蒙古帝國分裂為兀良哈部、韃靼部、瓦剌部三部。也先為瓦剌部落的部族領袖,很有威信。經過大明初期到英宗時期這段長時間的發展,瓦剌勢力日漸增強,也先在短短几年之內,積極擴充自身的實力。他統一蒙古各部後,連續向西攻擊哈密衛,控制了西域通道;向東攻擊兀良哈三衛,控制了當時尚很弱小的女真族,並逐漸威脅到了朝鮮。此時的也先對繁華的明朝同樣虎視眈眈。

硝煙初起

11
瓦剌和大明未發動戰爭以前,瓦剌從屬於大明(情況類似於朝鮮),所以需要向明朝進貢。 最早的時候他們派出的使節很少,大明對他們往往也十分厚待。但後來瓦剌到了也先時代,也先卻大大增加了進貢的人數,並且給與大明朝的貢品也不是十分良好,這使當時的大明朝廷很惱怒,於是就做出了相應的對待措施,如:不再給他們過多的賞賜,在通商交易中壓低瓦剌的商品價格等。

這樣,瓦剌首領也先撈取利益的計畫不僅破滅了,而且還遭到了明朝的制裁,終於惱羞成怒,決定以此為藉口,進攻大明。

戰爭序幕的拉開

也先的戰果 戰端一開,硝煙四起,也先大舉進攻。他調整各部,分四路軍隊大舉向明朝進攻。

第一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統帥,大軍東進,攻取遼東;第二路,由別將統帥,大軍西進,攻取甘州(今甘肅張掖);第三路,由阿剌知院統帥,大軍南進,攻取宣府;第四路,由也先親自統帥,大軍南進,攻取大同。

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兵力最為強悍,他們一路燒傷搶掠,攻城略地,很快便占領了大明關塞外圍的軍事要地,並繼續推進(“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明史紀事本末》)。

也先的部隊推進很快,不出幾日,就已經直抵大明的軍事重鎮——大同 。他馬不停蹄,親自率領部隊進攻大同鎮,鎮守大同的明軍右參將吳浩在貓兒莊迎戰,儘管明軍奮力苦戰,但最後還是被瓦剌軍擊敗,右參將吳浩兵敗戰死,大同鎮長城幾乎全線瓦解。僅僅兩天后,瓦剌部隊就又一次全線突破長城,大同總督西寧侯宋英率領軍隊進行抵抗,雙方在陽河後山展開了激戰,但由於監軍太監的郭敬無勇無謀,胡亂指揮,致使明軍大敗,西寧侯朱英等人為大明捐軀,監軍太監郭敬躲在草從中方才撿得一命。由於沒有了抵禦屏障,瓦剌也先部大軍勢如破竹,連續攻城克地;而瓦剌的第三路阿剌知院所統帥的大軍又從獨石口南下,占據了馬營堡(今河北赤城)。大明馬營堡守將貪生怕死,放棄馬營堡,逃回京師。阿剌知院統帥大軍乘勝,又攻下永寧城(今河北延慶)。形式對於大明,一片危機。

大明在行動

明英宗明英宗

告急文書傳到北京,大明朝廷上下一片混亂。把持朝政的大太監王振竭力慫恿英宗親征,企圖以此嚇退其自認為實力弱小的瓦剌。而此時以兵部尚書鄺野、兵部侍郎于謙,吏部尚書王直等為代表的官員極力勸阻這一行為。但英宗不聽,仍固執地決定親征瓦剌。

英宗親征前下達命令,令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個將領率四萬多人先行去大同,為自己做開路先鋒。而他將親自率領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大批文武官員,以及號稱50萬的部隊親征。英宗皇帝此時已經等不及準備了,要求立即出征。

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明英宗皇帝親自率領的五十萬胡亂集合的明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與他隨行出征的包括:閣臣曹鼐、閣臣張益,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野等六部尚書。可以毫不過分地講,絕大多數的大明朝廷主要官員,都直接隨英宗皇帝而行了。幾十萬大明軍,浩浩蕩蕩,勢不可擋地出了居庸關,緩緩前行,過懷來,奔宣府,至大同。到了大同,英宗皇帝和大太監王振看見了大明軍隊慘敗的景象。當時的情形萬分危急:大同的總兵郭登,學士曹鼐等明確地提出:“大同已經危在旦夕”。於是王振命令大軍立刻向北京撤退。五十萬大軍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又從大同向北京開回。

回京

從大同撤退回北京,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經今河北省易縣西紫荊嶺上的紫荊關返回;一條是經宣府返回(即來時的進軍路線)。經紫荊關返回北京,雖然路途略遠,但易於避開瓦剌追兵,這是一條比較安全的撤軍道路。大太監王振此時決定走紫荊關,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家鄉就在紫荊關附近的蔚州,他打算回家風光風光,,想要拉著英宗去擺富貴。但當大軍已經行前進了40里時後,王振又突然改變主意了,他是怕他老家的田地被蹂踏,影響其日後所收穫的金銀,便下令全軍折返北上,於是大軍遂改由宣府回京。這樣,無疑是部隊拐了一個大彎,繞了個大遠,正好把明軍的側背暴露在瓦剌軍的攻擊之下。眾大臣紛紛勸阻不要改走宣府回京,但王振不聽;英宗不發一言,完全聽任王振的想法。

這樣繞了個大遠,一來一回,拖了八天,明軍才退至宣府。這無疑給了瓦剌也先追擊大名軍隊的時間。瓦剌大軍很快的追來,令英宗皇帝和王振十分心慌。他們接連派出成國公朱勇,後衛將軍吳克忠等四員大將率兩路部隊五萬多人,返頭阻擊瓦剌也先,結果都是全軍覆沒,損失慘重。靠著這五萬多人的犧牲,為英宗皇帝和大軍爭取到了三天的逃跑時間。

結局

大明大軍從宣府繼續出發,利用五萬多犧牲的大明將士用生命所換來三天時間趕到了土木堡,這裡離下一個軍事重鎮懷來只有二十五里。此時王振卻下達命令:“大軍暫時不入城,原地駐紮!”也先很快趕到,將大明五十萬將士團團包圍在土木堡。

此時,即便如此,若五十萬大軍不輕動,固守待援,還是有生存的希望的,還是可以存活的,還是可以為大明保存實力的。當然,瓦剌也先也知道這個道理,他也知道強吃五十萬大明軍隊的難度實在太大,於是定下毒計:派來使臣,表示願意和談,並最先做出撤走軍隊的樣子,而此時明英宗和王振居然相信了,指揮五十萬軍隊大動,立刻轉移,進行快速撤退,放棄固守待援。面對瓦剌也先情況,熟知兵法的兵部尚書鄺埜還是很冷靜的,他認為這是也先軍隊的詭計,不能輕信,應該固守待援。但遭到王振和明英宗拒絕。

當明軍五十萬部隊開始放棄固守待援時,開始大動以後時,開始毫無鬥志地逃奔時,蒙古軍隊又出現了,如屠殺綿羊一樣,對大明的五十萬將士展開了冷血殺戮。

北京保衛戰

此一戰役,明軍死傷數十萬,文武官員亦死傷五十餘人。英宗被俘訊息傳來,京城大亂。廷臣為應急,聯合奏請皇太后立郕王即皇帝位。皇太后同意眾議,但郕王卻推辭不就。文武大臣及皇太后正在左右為難之時,英宗秘派使者到來,傳口諭命郕王速即帝位。郝王於九月初六登基,是為明代宗,以第二年為景泰元年,奉英宗為太上皇。瓦剌俘虜明英宗後便大舉入侵中原,並以送太上皇為名,令明朝各邊關開啟城門,乘機攻占城池。十月,攻陷牡羊口、紫荊關、居庸關,直逼北京。

也先大兵逼近北京城,勢不可擋,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遷都城。兵部侍郎于謙極力反對遷都,要求堅守京師,並詔令各地武裝力量勤王救駕。隨後,調河南、山東等地軍隊進京防衛,于謙主持調通州倉庫的糧食入京,京師兵精糧足,人心稍安。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初六,也先挾持英宗入犯北京,京城告急,北京保衛戰開始。

明景帝讓于謙全權負責守戰之事。乾謙分遣諸將率兵22萬,於京城九門之外列陣,並親自與石亨在德勝門設陣,以阻敵人前鋒。十三日,于謙派騎兵引誘也先,也先率數萬眾至德勝門時,明朝伏兵衝出,神機營火器齊發,將也先兵馬擊潰。也先又轉攻西直門,城上守軍發箭炮反擊,也先又敗。京師之圍解除。

也先在勒索不成、進犯又被抗擊的情況下,於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英宗。

影響

明朝皇帝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獲;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人全部被殺,無數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強盛的大明朝由勝轉衰。中國進入了明朝中期階段。

失敗原因

原因有七:1、宦官弄權,大明軍隊作戰目標不明確。王振這個大宦官一直把持著統帥軍隊的大權,英宗皇帝不聞不問,凡事唯王振的決定行之;五十萬大軍隨意出征,從其進軍路線上來說:北京——懷來——宣府——大同——紫荊關——宣府——土木堡。大軍從其進攻路線上來說,從未能主動出擊過,一路被動挨打。2、作戰指揮者不懂軍事。部隊的作戰不僅僅是殺敵,還有後勤等等諸多方面,但王振這個實際上的大軍統帥居然不懂這個道理,甚至對於最基本的任何排兵布陣,任何軍事策略都一無所知,,這又何談勝利呢?在隨行群臣中,英國公張輔是德高望重的名將,兵部尚書鄺野也很有才幹,但英宗卻不許他們參于軍政,一切聽由王振指揮。3、沒有任何作戰技巧。從大軍出徵到全軍覆沒,實在是看不出任何作戰技巧,無非是在瘋狂的跑,在躲避也先的騎兵部隊。僅有的幾次成國公朱勇,後衛將軍吳克忠的後續部隊阻擊戰,也是毫無戰法的以卵擊石。這一點從大軍駐紮在土木堡時,不距離水源紮營的例子中,也可以得到體現。4、最高指揮者不聽勸諫,一意孤行。無論是明英宗還是太監王振都沒有聽取任何的正確建議,提出正確建議的人太多了,如兵部尚書鄺野、兵部侍郎於廉,吏部尚書王直,大同總兵郭登,內閣學士曹鼐,可他們兩個都沒聽信。5、軍需補給,後勤供應沒有保障。五十萬大軍,隨行役夫就應該有數十萬之多,王振對這些事情根本毫不過問,加之催征太急,補給根本來不急準備和供應。倉促調來的50萬大軍幾乎沒有後勤準備,出發前兩天,才給每個官兵發放了1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6、明軍戰鬥力下降。這一點從大軍進入大同前,大明各路部隊的慘敗就可以窺之一二了:大同總督西寧侯宋英率部迎戰,全軍覆沒;明軍右參將吳浩率軍在貓兒莊迎戰,亦全軍覆沒。無用疑問地說:“此時的大明軍隊的戰鬥力的確是下降了很多,和蒙古軍隊直接交鋒獲勝的幾率已經大大地降低,和明初部隊的戰鬥力亦更是不能同日而語。7、大明王朝十幾年的下坡路。經過明英宗的十多年混沌統治,大明的實力實際上是在走下坡路。軟弱的軍隊,腐敗的朝政,疲敝的經濟,實在是禁不起一場特大規模戰爭的摧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