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房子

土房子

亦幫助香港的青年人了解國情,自省反思,學習及實踐[詞語釋義]關愛自己,關愛他人。 幫助兩地兒童及青少年能自愛自重,建立自尊自信,日後能自立並貢獻社會。土房子幹事全是義務工作人員,所有捐款全數用於服務項目,行政費由本會會員及個別人士資助,每年財務報表由獨立義務核數師審核。土房子的服務始於2000年10月,第一個項目是助養中國雲南省內少數民族的孤兒。土房子主要服務中國貧困山區的孤兒及失學兒童,同時培訓當地大學生參與義務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土房子會徽土房子會徽

土房子的服務始於2000年10月,第一個項目是助養中國雲南省內少數民族的孤兒。2002年4月在香港登記為社團組織,同年11月獲香港稅務局核准成為慈善團體。土房子幹事全是義務工作人員,所有捐款全數用於服務項目,行政費由本會會員及個別人士資助,每年財務報表由獨立義務核數師審核。

土房子主要服務中國貧困山區的孤兒及失學兒童,同時培訓當地大學生參與義務工作。在香港,我們除了推行青少年成長教育,亦著手開展關懷智障兒童及其家人的工作。演藝小組“小童大義“則負責推廣愛與關懷的訊息

名稱由來

中國農村的房子有三種:最牢固的三合土建築是有錢人住,磚瓦次之,窮人家孩子只能住在泥土或木頭建成的“房子”,那破洞處處,傷痕累累的“家” ,過著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的日子。取“土房子”為名,盼有心人能惦記世上有如此生活的孩子,正待大家的關懷和支持。

服務信念

“土房子”志願者在服務“土房子”志願者在服務

· 教育能改變貧窮孩子的命運,能讓孩子有健康成長的機會,有選擇生活的機會,日後回饋家鄉,擺脫世代貧困之苦。

· 愛人如己是服務的原動力。

· 協助弱勢社群自力更生,社區持續發展,才是最佳的服務。

服務目標

· 以扶貧,藝術,民族文化研究三方面作為發展方向,實踐關心國家,扶助弱勢社群。

· 進貧窮農村,深入偏遠山區,以養育,助學,培訓及有關社區發展項目,改善弱勢社群的生活及教育情況,協助其 自力更生,持續發展。

· 以多元媒體藝術如戲劇,文字出版,影像,音樂方式等宣傳和推廣健康積極人生觀,並鼓勵更多人服務弱勢社群。

· 以平等,博愛,互助的態度,了解,研究,宣傳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觀,達至互相欣賞,學習及包容。

土房子會徽

土房子會徽土房子會徽

左圖是土房子創會行政總監龐志成的創作,亦是土房子的心愿。

繪畫題目是“有一些孩子”,創作靈感取自雲南納西族古文字的“人”,原刊於“情牽孩子心”一書髮飾及頸圈是少數民族的特色。如流水不定的右腳比喻孤兒們的飄泊,而左腳則與大地聯合不分,比喻土地是孩子的根;誇張及向外伸展的雙臂表示孩子們等待我們去關懷,去擁抱。

土房子構架

總幹事:龐淑芬 現職工作:教育工作

副總幹事:龐志誠 現職工作:前職香港社工

秘書:浩安德 現職工作:務員

財政:沈孟衍 現職工作: 中醫師

項目幹事: 姚永源 現職工作:工程

現有服務

玉樹地震災後服務

512汶川大地震災後服務

孤兒服務--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兒童福利院

孤兒服務--四川省成都金堂縣兒童之家

農村社區發展計畫

山村教學點支援服務

助學行動--【愛人愛己】

山區學校重建項目

農村生活體驗活動

【小童大義】多媒體演藝項目

內地青少年成長教育

香港青少年成長教育

助學行動─ 「袋」您傳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