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女兒會”

鄂西山區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風光旖旎,花果香甜,以盛產茶葉而贏得“楚天茶葉第一縣”的美稱。每年的農曆7月12日這天,是傳統的“女兒會”吉日,從幽靜的山徑小道前來赴會的男女青年總在萬人以上。

食品

“女兒會”是土家年青人的節日。相傳,該節日源於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女兒會”大體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有一首民歌這樣唱道:“天無柄,地無環,土司有個初夜權;誰家姑娘要出嫁,他要先睡頭三晚,土家妹妹哪個願?”土家族 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土司統治時期,土司制度是最為殘暴和醜惡的奴隸制度。“女兒會”是土家婦女不甘忍受土司的蹂躪,為保守貞操,爭取性權利而自由自發斗到底逐漸形成集合鬥爭的形式,這一時期相當漫長。隨著“改土歸流”,在封建制度的影響下,土司制度徹底瓦解,“女兒會”又成為反封建活動的表現,更為強烈,這是“女兒會”活動達到完全成熟的時期。
土家人長期生活在山大人稀交通閉塞的環境,男與女交往的圈子狹窄,形成近親繁衍的陋俗 。突出表現就是“姑表親”,流傳的婚俗歌“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老表、老表、撞到就搞到”。娃娃親、童養媳之類的婚約,束縛了青年男女的婚姻,“女兒會”卻擴大了男女青年的交往,通過對歌,相識達到相交,私定終身,抗婚逃婚,情人幽會,偷情私奔,演出了許許多多的人間悲喜劇。這些被封建禮教視為大逆不道的行為,卻在“女兒會”這種民間習俗中變得合法化。這個民族避免近親繁衍造成 惡果,保持強盛,“女兒會”有其不可磨滅的功勞。
“女兒會”在土改時期曾一度達到高潮,即“女兒會”的第三個鼎盛時期。隨著新的社會制度的誕生,“女兒會”在青年男女自由戀愛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文革時期卻被極左的方式橫加扼殺,遭到禁止。然而,有生命力的事物是不可能摧毀的。“女兒會”已完成了婦解放的歷史使命,現在正以嶄新的姿態進入文明朝代……
源遠流長的“女兒會”是土家族 人民的民族盛會,是青年男女傾吐愛慕之情的“邊邊會”。如今逐漸富裕的山區茶縣,“女兒會”成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群英會和物質交流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