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桿菌屬

土壤桿菌屬

土壤桿菌屬一類呈桿狀的土壤桿菌的總稱,寄生於植株的根部形成腫瘤,吸取養分。

中文學名

土壤桿菌屬

拉丁學名

(AgrobacteriumConn,1942)

形態描述

土壤桿菌呈桿狀,大小為1.5~0.3μm×0.6~1.0μm,單個成對排列。不形成芽孢。革蘭氏陰性。以1~6根周毛運
土壤桿菌屬土壤桿菌瘤
動。嚴格好氧,以分子氧為末端電子受體。一些菌株可在有硝酸鹽的環境中進行厭氧呼吸。大多數菌株可在低氧壓的植物組織中生長,最適溫度為25~28℃,菌落通常凸起,全緣光滑,無色素至淺灰黃色。在碳水化合物培養基上常產生豐富的胞外多糖粘液。接觸酶陽性,通常氧化酶和尿素酶都是陽性。根癌土壤桿菌放射形土壤桿菌的大部分菌株產生3-酮基乳糖。有機化能營養。可廣泛利用碳水化合物、有機酸鹽和胺基酸作為碳源,但不能利用纖維素、澱粉瓊脂糖、半乳糖及其他糖類。對一些種和變種的菌株,銨鹽硝酸鹽能作為氮源。其他的種除了需要胺基酸外,還需加入生長素。除放射桿菌外,其餘的種可經傷口侵入許多雙子葉植物裸子植物的根冠、根和莖,導致植物細胞的自發增生而成為腫瘤細胞。所致的植物疾病是共知的,如根癌、毛根和莖癭。有的菌株有較寬的宿主譜,而其他的(例如從葡萄樹分離的)寄主範圍很窄。腫瘤有自我繁殖性並可移植。由土壤桿菌屬引起的腫瘤與菌細胞內的腫瘤誘導質粒(Ti質粒)有關。土壤桿菌棲息於土壤。致腫瘤株主要產生於被病植物污染的土壤中,有的不致腫瘤的土壤桿菌菌株已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到。
DNA的G+Cmol%為57。

模式種

根癌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tumefacines)。

相關詞條

雙子葉植物裸子植物3-酮基乳糖半乳糖纖維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