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效水分

土壤有效水分

土壤有效水分是土壤所含大於凋萎濕度的水分。它是土壤保水性好壞的一個實用指標。

定義

土壤中能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水,通常為田間持水量和凋萎含水量間的水量。
土壤有效含水量土壤有效含水量

套用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水文學(二級學科)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Soil available water
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其範圍在田間持水量與凋萎係數之間。據土壤水對作物生長的有效程度,可從能態角度作生物學分類:0~6×103帕為多餘水;6×103~6×106帕為速效性有效水;6×105~15×105帕為遲效性有效水;大於15×105帕為非有效水。在正常氣候條件下,土壤有效水分含量應維持在6×103~8×104帕範圍內。土壤中有效水分的含量,隨土壤質地不同而有變化。一般壤質土有效水含量比砂質土和黏質土多,黏重土壤可保持較多水分,但能釋放出被利用的水卻不多。有效水分是土壤保水性好壞的一個實用指標。深耕、增施有機肥,黏摻砂或砂摻黏等措施,都能增加茶園土壤有效水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
土壤中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即田間持水量與凋萎係數之間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中能被作物利用的數量。作物吸收土壤中有效水土壤有效含水量分的範圍通常指田間持水量和凋萎係數間的那部分土壤水分含量。雖然這部分水量可被植物全部吸收,但其有效性隨水分形態、所受吸力和移動難易而有顯著差異。凋萎係數至毛管斷裂含水量為弱有效水,在此範圍內水分移動很慢,作物生長受到阻礙。毛管斷裂含水量(約為田間持水量的60~70%)至田間持水量範圍內的水分可自由移動,為速效水;不斷供給作物生長的需要。土壤有效含水量的大小取決於作物根毛吸水力和土壤吸力的大小。土壤吸水力大小與土壤含水量有關,如在相同條件下,土壤水分愈多,土壤吸力愈小,有效水含量愈多。

土壤有效水分

土壤水的重要性:
所有的水只有進入土壤轉化為土壤水,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水是作物吸水的最主要來源.
土壤水是土壤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土壤水是土壤形成發育的催化劑;
土壤水並非純水,而是稀薄的溶液.土壤水實際上是指在105℃溫度下從土壤中驅逐出來的水.
1,吸濕水(hydroscopicwater)乾土從空氣中吸著水汽所保持的水,稱為吸濕水.又稱為緊束縛水,屬於無效水分.
2,膜狀水(薄膜水)(membraneouswater)指由土壤顆粒表面吸附所保持的水層,膜狀水的最大值叫最大分子持水量.薄膜水對植物生長發育來說屬於弱有效水分,又稱為松束縛水分.

..................................

參考《中國茶葉大辭典》
www.chichaqu.co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