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葉鱗始蕨

團葉鱗始蕨性喜溫暖、陰濕、常生於溪邊、林下或石隙陰處。分布於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東南部。

基本信息

拉丁名:Lindsaea orbiculata
別名:金錢草、高腳假鐵線草、圓葉林蕨
科屬: 鱗始蕨科、鱗始蕨屬
產地分布:分布於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東南部。
形態特徵:根狀莖短,橫走,密生褐色披針形鱗片。葉麵條狀披針形,葉薄如紙。各羽片展開為一回羽狀複葉,有時下部為二回羽狀複葉,羽片團扇形,全緣或稍有圓齒。
生長習性:性喜溫暖、陰濕、常生於溪邊、林下或石隙陰處。喜疏鬆酸性土,在海拔500-1000米處均有分布。
繁殖培育:以孢子繁殖。
景觀用途:作背陰處及林下綠化布置,是陰濕之地綠化的材料,與假山石配植,更具山野之氣息。
【藥 名】:團葉鱗始蕨
【來 源】:為鱗始蕨科植物團葉鱗始蕨的全草。
【功 效】:清熱解毒。
【主 治】:用於外感風熱、溫病、瘡癰癤腫、白痢諸症的治療。
【性味歸經】:苦,涼。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 名】:團葉陵齒蕨(《中國植物志》)、圓葉鱗始蕨(《中國藥用狍子植物》)、月影草(《廣東》)、金錢草、田螺掩、高腳假鐵線草(《廣西》)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拉丁名】:Lindasea orbiculata (Lam). Mett.
【考 證】:始載於《蕨類名詞及名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