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粒結構

團粒結構

團粒結構,是指土壤中由若干單粒粘結在一起形成為團聚體的一種土壤結構。

簡介

土壤團粒結構是由若干土壤單粒粘結在一起形成為團聚體的一種土壤結構。因為單粒間形成小孔隙、團聚體間形成大孔隙,所以與單粒結構相比較,其總孔隙度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則保持通氣,團粒結構土壤能保證植物根的良好生長,適於作物栽培。團粒是由多種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醛酸甙、粘粒礦物以及氫氧化物腐殖質等膠結而成的。總之土壤團粒結構是通過乾濕交替、溫度變化等物理過程,化學分解和合成等化學過程,高等植物根、土壤動物菌類的活動等生物過程以及人為耕作等農業措施因素而形成的,其中以人類耕作等農業措施對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影響最大。

條件

良好團粒結構具備的條件
①有一定的結構形態和大小;② 有多級孔隙;
③ 有一定的穩定性;④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

作用

團粒結構對土壤肥力的作用
① 能協調水分和空氣的矛盾;② 能協調土壤有機質中養分的消耗和積累的矛盾;
③ 能穩定土壤溫度,調節土熱狀況;④ 改良耕性和有利於作物根系伸展

措施

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的農業措施:
①深耕與施肥、
②正確的土壤耕作、
③合理的輪作制度、
④調節土壤陽離子組成、土壤結構改良劑的套用
⑤合理灌溉、曬垡和凍垡。

補充說明

周易裡面,土壤可以用坤卦來代表,坤卦的卦象為三個“— —”組成,指出了土壤最要緊的便是通透性、保持適度疏鬆。土壤最基本的三種類型就是砂質土、粘質土、壤質土。所謂團粒結構的土壤,其實就是介於板結的土壤和純沙粒的土壤之間一種的土壤,多為壤質土、輕粘質土、沙壤土。 以菸草種植為例,一般要求耕層土壤砂土可大些,粘土可小些。土壤容重在1.0-1.2,總孔隙度和通氣孔隙度分別保持在50-55%和15-22%為宜,土壤呈協調的團粒結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