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人類學視野中的貴州苗族舞蹈(精)

圖像人類學視野中的貴州苗族舞蹈(精)

圖像人類學視野中的貴州苗族舞蹈(精)是由曹維瓊、王良范所著的一本書籍,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舞蹈以權威的姿態,參與族群成員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大事,成為族群文化結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已經不是一種孤立的文化現象,她融合於民族族群的社會生活之中,是那一民族族群的人體敘事語言。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對於現代社會來說,舞蹈是以審美愉悅為目的的;但是,在少數民族中,舞蹈具有獨特的文化敘事功能。特別是在地處偏遠,受現代文明和現代生活方式衝擊和影響小,社會形態相對保持較為自然狀態的地區,舞蹈以其獨有的生命力生存其間,顯得是那么穩定、和諧。
貴州苗族的社會生活環境,為我們研究苗族的舞蹈生態提供了典型範例,使我們能夠從存活著的、有著勃勃生機的、充滿豐富感情的苗族舞蹈中,獲取民族族群內的社會信息、文化信息,藉此探討原始舞蹈在民族族群生活中的基本功能,為我們今天認識民族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鑑。
如果沒有傳承苗族舞蹈就失去了立足點。苗族舞蹈是現實生活的再現。每一種苗族舞蹈都只在一個支系的那片地域中在漫長的歲月里經過集體創作、加工、流傳而最後形成。苗族舞蹈的傳承是以族群內公開自由的方式傳布。農閒時,田間地頭、家中院內,老傳少,長傳幼,人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沒有避諱。喜慶節日、喪祭場合亦是學習交流的機會。
苗族舞蹈千百年來依循其特定的地域風格、表現形式,因其特定的文化內涵和形態特徵而成為苗族的標誌物。這個標誌物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而多彩,借鑑其他民族文化而變異。
如果藝術家的加工造成苗族舞蹈人為的變異而使其遠離其固有的文化內涵和形態特徵,必然導致苗族舞蹈原有屬性的淡化和曲扭,苗族舞蹈也就不成其為苗族舞蹈。希望本書的出版,對苗族舞蹈的保護、整理、傳承能夠有一點作用。

目錄


苗族舞蹈的文化生態境域
遠古的追憶——祭祖舞
虔誠的祈禱——古慶舞
婚戀的歡歌——花揚舞
生命的永嘆——喪葬舞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