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寺[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圓通寺]

圓通寺[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圓通寺]

圓通寺座落於從化江埔街聯星社區轄區內、依傍有“母親河”之稱的流溪河畔,它的前身是聯星觀音堂,觀音堂在日本侵華期間被毀,改革開放後在原址建立寺廟並更名為圓通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圓通寺圓通寺
觀音堂建成後,名聲遠播,四方香客雲集、香火鼎盛。1938年日本侵華期間,遭日機炸毀,觀音堂只留下殘垣斷壁。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廣州“北優”政策的出台和落實,從化作為廣州的衛星城發展迅速,人民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當地信眾過宗教生活的需要,從1985年開始,老一輩的佛教徒、香客和善男信女本著慈善仁愛普度眾生的菩薩道精神,自發地組織並買上瓷製的小觀音佛像放到原觀音堂舊址,供信眾瞻佛參拜,並祈求家庭和睦、健康長壽、國泰民安。1991年,眾佛教教友於農曆6月19日商議、籌備捐款對觀音堂舊址進行修建,農曆9月15日修復並護駕觀音坐位,農曆9月19日觀音誕日向社會開放。修復後的觀音堂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50平方米、空間活動面積約200平方米,總投入資金約35萬元。到觀音堂參拜的佛教徒、香客和善男信女,有來自從化、佛崗、廣州及郊區、增城、花都、佛山、南海、番禺等市、縣及港澳地區,瞻佛參拜者絡繹不絕。比如觀音出生、出家、成佛(農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三個大喜日子,來該寺參佛的香客多達1000多人。由於堂內活動空間小,每年的三個大喜日子都出現人頭涌涌、摩肩碰臂的熱鬧場面。
2008年4月,由廣州市民族宗教局審核批准,圓通寺(聯星觀音堂)正式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並由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耀智法師提議,更名為圓通寺至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