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墾灘涂

在墾區內開挖河道,並於入海口修建閘口,防止海潮沿河倒灌,便於排除雨季漬澇和新圍墾土地中的大量鹽分。 圍墾區的灘涂可直接種稻,如能做到事先整地翻耕、泡田洗鹽,生育期灌水得當、管理及時,當年即可獲得高產量。 圍墾初期,因表土含鹽量高應及時換水,以保證水稻正常生長。

圍墾灘涂是指在沿海灘涂將漲落潮位差大的地段築堤攔海,防止潮汐浸漬並將堤內海水排出,造成土地,用於農業生產的工程。在墾區內開挖河道,並於入海口修建閘口,防止海潮沿河倒灌,便於排除雨季漬澇和新圍墾土地中的大量鹽分。並需興修灌溉引水渠系,建立相應的排水系統引淡排鹹,在圍墾區內側應開挖截滲溝,以防止海水對墾區繼續補給鹽分。或在田間開挖毛排溝,形成條田並在條田上平地築堰,利用降雨蓄淡淋鹽,經過一個雨季,1m土層脫鹽率可達10-30%。圍墾區的灘涂可直接種稻,如能做到事先整地翻耕、泡田洗鹽,生育期灌水得當、管理及時,當年即可獲得高產量。1m土層的含鹽量可減少50-80%。圍墾初期,因表土含鹽量高應及時換水,以保證水稻正常生長。也可先選種耐鹽作物或一定比例的綠肥以改良土壤。我國浙江肖山、江蘇射陽、遼寧興城及其它沿海灘涂已部分圍墾利用。日本早在16-19世紀間已在兒島附近圍墾灘涂31萬公頃。對灘涂應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宜鹽則鹽,並需建設防護林以改善灘涂生態環境。應加強科學管理,以免農田和蝦池魚塘排水污染海域(富營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