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資學

國際投資學

國際投資學:是闡述國際投資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國際投資對投資國、受資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的學說。國際投資的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一次世界,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過度到資本主義壟斷競爭階段,出現了大量“過剩資本”需要尋找出路(國際間接投資)。20世紀初葉——20世紀80年代,國際間接投資與國際直接相結合,是國際投資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後,以IT技術為代表的世界新技術革命,推動著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國際投資快速發展。內涵:是指各國(投資國與東道國)之間的投資;是為獲取預期未來收益而將資本投放到國外的活動;是國際貨幣資本及國際產業資本跨國流動的一種形式;可能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也可能是一種所有權關係。

國際投資學國際投資學

國際投資學說是闡述國際投資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國際投資對投資國、受資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的學說。

概念

國際投資學說是在經濟全球化(Globaliztion)的條件下發展過來的。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和必然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在生產和科技不斷發展,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加深的結果。這一過程伴隨著16世紀的早期殖民擴張而開始,到20世紀80年代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20世紀90年代進程大大加快,勢不可擋。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產要素跨國界自由流動,資源在全球範圍配置和重組,世界各國經濟包括生產,貿易和金融等領域,更加緊密地融合,使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的發展過程。就其內容來說,經濟全球化主要包括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等。

代表性學說

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國際投資學說:

現金移動說

該學說是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於1809年提出的。他認為,在典型的金本位制下,只有當輸出黃金償付進口貨物的貨款比輸出其他貨物更便宜的時候,才會輸出黃金。

購買力轉移說

該學說是瑞典學派或北歐學派經濟學家俄林提出來的。他指出,資本的輸出和輸入是購買力的轉移,一國資本輸出等於購買力減少,而另一國資本輸入等於購買力的增加。兩國之間購買力的增加或減少,引起資本輸入國貨幣增加,物價上漲,資本輸出國貨幣減少,物價下跌。因此,資本輸入國因物價上漲就可用較少商品換回資本輸出國較多的商品。

借貸互利說

該學說是由現代聯邦德國經濟學家阿爾明·吉托夫基提出的。他認為,國際資本(指貨幣資本而不是實質資本)流動的原因是借貸互利,從資本輸出國方面說,積累的資金隨著收入的增長,它可以把這些資金貸給國內企業或私人而得到收益,如果外國借款者提供更高的利率時,它就願意將資本貸給外國。這就是通過國際資本市場,資本輸出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從資本輸入國方面來說,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可以通過國際市場借入資本,只要經營得法,就可以得到高於借款利息的利潤。這就表明,資本的國際流動對資本輸出國和資本輸入國雙方都有利。這就是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原因。

促進國民收入說

該學說是凱恩斯巨觀經濟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凱恩斯學派認為,“資本輸出不僅不會占據國內的支付和國民收入,而且還可以成為國民收入的發生器”。這就是說,“當國內投資機會貧乏而儲蓄傾向又較高時,由對外擴張(資本輸出)導致的出口貿易,就更有可能成為國內經濟活動和國民收入維持一定水平的救生圈”。其後,漢森感覺到上述提法未免有些偏頗,於是把資本輸出的好處歸納為三點:第一,促進大工業國獲得高水平的就業和生產,第二,促進借款國生活水平和生產力的提高;第三,促進全世界經濟的穩定。

投資選擇說

詹姆斯。托賓是這個學說的倡導者,托賓的經濟思想源於凱恩斯學派,但又吸收了貨幣主義的觀點,從而成為“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人物。托賓以投資選擇說為基礎,以投資的安全性與收益性作為權衡的主要因素。他認為,所有投資對象——資產,都具有預期收益和風險的兩重性,只是預期收益和風險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所以,投資選擇理論就是研究如何組合風險程度不同的各種資產,以平衡投資風險的理論。托賓曾用一句通俗的話,“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來概括他的理論的中心思想。他特彆強調貨幣的資產功能的分析,認為資產是一種存量,所以這種分析又稱之為存量分析法。這是托賓理論的特點,也是西方貨幣金融界對這個理論特別感興趣的原因。
投資選擇理論的提出,對於貨幣資本擁有者來說是一種貢獻,為他們有效地運用貨幣資本提供了理論依據、計量模型和運用方法,使他們擁有的大量貨幣資本及時投放到收益最大,風險最小的流動資產上去,從而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同時,這個理論在銀行管理、資本營運和公司理財方面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風險分散即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成為理財的一條公認的原則。

全球經濟、全球投資說

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其所著《大趨勢》一書中,提出了“全球經濟全球投資”的論點。他認為,在世界新技術浪潮的推動下,為適應生產全球化和勞動力、資源重新分配的迅速發展的需要,投資全球化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他指出,在這樣一個世界經濟環境中,將有大量的機會在別國領土上進行工作和投資,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國際資本流動在量上和質上的深刻變化,已開發國家相互投資的日益滲透,正是生產及投資國際化的明證。
約翰·奈斯比特就當前世界新技術革命對世界經濟技術發展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進行了分析和預測。他認為,在以高技術為先導的信息全球化的推動下,生產、流通、分配、運輸全球化必將衝破一切阻力而突飛猛進。全球投資必將與全球經濟同步發展,一國經濟正轉化為相互依賴的全球經濟中的組成部分。

國際投資的產生

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為對外貿易的繁榮準備了條件。商業繁榮導致市場競爭的加劇,驅使商人們去尋找新的原料供應地和新的外部世界市場。在英國早期的對外擴張中,商人與海盜是二位一體的。這些海盜話動給英國政府和商人自身帶來了巨大利潤,海盜也因此被國王賜給爵位而獲得政治地位,這進一步刺激了海外的擴張沽動。政府還成立了各種特許貿易公司(東印度公司,俄羅斯公司,東地公司)。批准成立各種股份制貿易公司既是政府聚財的手段,也是進行商業擴張,地理大發現和海上掠的工具。
19世紀70年代-次世界,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過度到資本主義壟斷競爭階段,出現了大量“過剩資本”需要尋找出路(國際間接投資)。
20世紀初葉-20世紀80年代,國際間接投資與國際直接相結合,是國際投資發展階段。
20世紀80年代以後,以IT技術為代表的世界新技術革命,推動著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國際投資快速發展。

國際投資的內涵

是指各國(投資國與東道國)之間的投資;
是為獲取預期未來收益而將資本投放到國外的活動;
是國際貨幣資本及國際產業資本跨國流動的一種形式;
可能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
也可能是一種所有權關係。

國際資本流動——指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輸出與輸入,即資本的跨國流動。它由於國家間為了某種經濟目的所進行的經濟交易而產生的。廣義理解:包括國際貨幣資本,國際商品資本和國際生產資本以及不斷相互轉化的綜合流動;俠義理解:指間接投資的貨幣資本(國際證券投資與國際長期信貸)與直接投資的實質資本的流動。國際資本流動的條件:外匯管制與國際金融市場。

資本輸出

資本輸出是資本主義國家或私人資本家為了獲取高額利潤(或利息)和對外擴張而在國外進行投資或貸款。
資本輸出一般指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將其過剩資本輸出到落後殖民地國家,帶有明顯的不平等性質。
資本輸出的類型:按資本輸出的主體不同分為私人資本輸出和國家資本輸出;按輸出資本類型的不同分為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

國際投資與國際資本流動資本輸出的區別

國際投資與國際資本輸出的區別:
後者比前者在觀察同一現象時,其角度要更廣一些,包括的範圍要更大一些。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兩種主要形態,並在國際資本流動的範疇中,成為主要部分。國際投資的本質特徵在於它的贏利性,而國際資本流動只是交易性;
國際投資與資本輸出的區別:
資本輸出表現出不平等性質和單向性質;
國際投資表現出平等性質和雙向性質。

國際投資與國際資本流動的聯繫

現代經濟理論一般認為,生產要素可以分為資本,土地,勞動力和技術等。資本要素在國際間流動是國際投資者進行國際投資的前提條件,否則,國際投資活動沒法進行;
國際投資的結果也會導致國際資本流動,比如,股利和紅利的回流等。

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的區別

國際投資是國際貨幣資本和國際產業資本跨國流動的形式;
國際貿易是商品與勞務的跨國流動;
國際投資活動在於價值增值;
國際貿易活動在於等價交換;
國際貿易活動出現很早(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
國際投資活動出現較遲(資本主義社會)。

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的聯繫

國際貿易發展,可帶動國際投資
以企業為例
國際投資可以反作用於國際貿易,投資可以帶動生產要素出口。
無論是向國外進行證券投資或貸款,還是直接投資中的貨幣資產的轉移,都會引起購買力向他國轉移,從而帶動本國商品的出口。

國際投資與國際金融

區別
國際金融研究國際貨幣金融關係及其基本規律;
國際投資研究國際企業籌資的規律,資金運用規律和國際技術轉讓規律等;
國際金融活動是國際間的貨幣轉移,既包括國際投資活動引起的資本流,又包括非投資活動引起的貨幣轉移;
國際投資活動除直接引起貨幣資產的轉移外還引起生產要素的國際轉移;
聯繫
二者都涉及國際資本流動;
國際投資效果的大小或好壞貨幣的流向各國利率,匯率的變動國際金融活動;
國際金融活動(利率與匯率)變動國際投資活動的變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